
近期,“数字经济”的成交占比快速提升,3月24日TMT+电子的成交占比已达到46%,由此引发市场对于板块情绪是否已到高点、行情会否终结的担忧。
虽然成交占比新高意味着短期交易过热、出现震荡波动的概率提升。但中期来看,无论是2013-2014年的中小创、2016-2020年的核心资产、2020-2021年的新能源,都是在成交占比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确认其主线地位。
本轮数字经济行情或类似当年的核心资产与新能源。基本面和政策环境的双重驱动或支撑“数字经济”穿越短期的交易拥挤,继续形成市场中期的主线聚焦方向。此外,3月以来市场资金面整体回暖,其中外资配置盘更再次加速流入并重点加仓TMT方向,也将为“数字经济”行情的延续提供支撑。
展望后市,短期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且拥挤度低的方向,如出行链、创新药等;中期建议继续聚焦数字经济“五朵金花”、“中特估”两条主线。
近期,不管是TMT大类板块还是主要细分方向,均出现了成交额占比快速上行到高位的情况。经验上,当成交额突破中枢达到高位,可能会有短期的高点(一、两周左右),此后就表现出对利好钝化,对利空敏感。
因此,从短期的角度来看,TMT板块在交易过热后性价比正在下降,短期进一步上涨可能需要更超预期的事件催化和基本面预期的改善,因此不建议追涨,更多关注一些补涨品种和扩散品种。
展望后续,由于TMT板块短期交易拥挤度抬升过快、且4月财报季在即,纯粹超预期的主题行情可能暂告一段落,年报、一季报的指引性将明显提升。
从全年角度来说,今年会是比较好的主题投资年份,其中与总量关联度不高,且兼具技术突破、产业趋势、政策支撑预期的TMT板块机会可能贯穿全年。除了AI、数字经济相关主题以外,其他一些渗透率仍在低位的技术方向也值得关注。
央企和核心科技是全年跨年度级别牛市最重要的主线。但就未来一个季度而言,这两个板块能否持续脱离市场整体,相对谨慎。
中字头板块大多为顺周期板块,一般行情发动的时间点为牛市启动初期,而当前开启牛市行情可能性不高;数字经济为代表的TMT板块,在政策刺激与经济复苏未超预期,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下,短期风格或仍相对占优,但需注意自去年年底行情启动至今,板块已积累了一定拥挤度。
新能源反弹或将是4月最具绝对收益的交易机会。从短期来看,后续监管政策或有助于缓解市场当前对新能源板块最大的担忧:产能过剩与内卷。从中长期来看,参考2019年文娱行业,2021年医药、教育、游戏行业监管经验,当下更高规格的监管政策同样立足于国家长期战略下的产业链格局重塑,故各产业链本身已有的央企龙头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央企龙头,如绿电等,或复制2018年地产央企龙头与2021年电信运营商的经验,在产业链上利润分配与话语权的地位将不断提高。
展望后市,建议适当配置军工、半导体等安全板块,高分红的低估值央企以及医药进行防御,并关注短期新能源龙头的表现。
展望后市,随着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经济数据验证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势头,A股企业盈利有望逐步上行。
当前,A股微观资金面具备支撑。一方面,基金发行已逐步回暖,3月至今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达340亿份,为近6个月以来新高,对A股底部区间形成支撑。另一方面,杠杆资金风险偏好亦呈现回升,A股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融资资金已连续八周呈现净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