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与机构改革透露出国家对于经济发展质量以及民生物价的重视,这意味着实行财政货币化及流动性刺激等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大概率不会成为政策选项。本次机构改革与政策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出发点或是保障数据要素、金融要素等重要产业的战略安全性,未来国家对于“卡脖子”领域的支持以及对部分行业的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对于海外而言,美国一系列强劲的通胀、经济和就业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提高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维持鹰派的预期,人民币与美元强弱关系转换趋势确认,未来北上资金流入速度或维持放缓。
对于国内而言,当前决策层的定力和自信可能强于市场预期,因此要调低对于总量政策的预期,同时近期公布的2月物价、金融数据等皆表明,尽管当前经济复苏的趋势确认,但复苏的速度仍有待观察。
展望后市,建议未来一个季度回避此前外资重仓以及与经济高度相关的板块,适当配置军工、半导体等安全板块,高分红的低估值央企以及医药等进行防御。
展望后市,A股盈利改善将支撑市场底部区间,近期高频数据陆续验证国内经济的温和复苏,企业盈利大概率持续改善。
海外方面,硅谷银行的破产尚未到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程度,但在后续的风险落地和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前,海外风险偏好较难有明显的改善,阶段性对增量外资流入产生制约。
但整体来看,对于A股而言,外围因素的扰动相对有限。同时,无论是从估值还是风险溢价来看,当前A股性价比相对合理。
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家电等;二是数字经济、信创、自主可控等领域;三是国企改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