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赋能 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支撑,是构成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代表委员认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资本市场肩负重要使命。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发现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功能,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公募险资竞相举牌 大手笔抢筹藏玄机
2023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回暖。在这一过程中,公募、外资、险资、牛散等各路资金瞄准时机加仓,提前锁定目标股票,掀起了一轮火热“举牌潮”。截至3月10日,今年以来,险资已三次举牌上市公司,公募基金、外资也不甘落后纷纷举牌,还有一部分老牌“牛散”高调增持。
经济增长将呈现结构性亮点 上市公司业绩可期
今年以来,社会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各方预期、信心显著改善,宏观经济整体呈现较好的回升势头,金融数据高增长为经济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专家认为,经济“开局稳”、金融数据“开门红”的大趋势将延续,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进一步回升,经济增长将呈现出一系列结构性亮点,上市公司业绩也值得期待。
对外开放促进资本市场提升“含金量” 外资布局有望迎来新一轮热潮
业内人士认为,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含金量”,外资布局有望迎来新一轮热潮。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权威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达到2.77万亿元,占总流通市值的4.35%。
硬科技“活水”不断 公募紧盯科创板
投资科创板的渠道正进一步丰富。近日,记者获悉,又有2只科创50指数基金获得证监会批文。据统计,当前跟踪科创板相关ETF规模已超900亿元。公募对科创板的关注程度和配置比例亦持续抬升。多家机构也表示,看好科创板的长期投资价值。
建设交通强国 数实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明确目标,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交通运输部近期也表示,将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制定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今年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也获得代表、委员热议。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农村物流等话题受关注度较高。
硅谷银行闪电破产 全球市场忧心忡忡
上周,在短短3天时间里,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经历了宣布增发,突发客户挤兑、股价暴跌,再到被接管、宣布破产的过程。该事件引发全球震动。让市场更为担忧的是,从3月初美国私募巨头黑石集团突然宣布违约,到3月中上旬硅谷银行迅速倒闭,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步伐下,是否会有更多的危机被引爆。
激发市场活力 北交所努力打造中小企业估值定价中心
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北交所具备“打造中小企业估值定价中心”相应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建立系统的专业的估值标准,将为中小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合理精准的估值,并能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擂鼓提速
目前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70%仍然较高、核电有安全方面的要求、水电的量相对比较稳定,因此,有专家预计,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将主要是以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为主。整体而言,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预计将主要涉及风能、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碳捕获等七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