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政策调整、地产全面刺激、美联储政策转向,是此前看多市场的三大原因。当前,消费复苏已经兑现,地产销售真空期,美联储结束加息的预期波折,上证50进入行情第二阶段,趋于徘徊震荡,再进攻需等待利率上破3.1%的信号。
随着业绩预告和整体市场情绪回升,类似2019年2月,成长板块将接棒上证50,上演“二月红”行情。
展望后市,结构上,建议投资者兼顾软、硬成长:软成长看计算机,包括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金融IT、自主可控的信创、数据平台运营商等;硬成长看高端制造,包括宽信用和顺周期复苏下的检测、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刀具、减速机等),高景气和技术变革的光伏设备(HJT、钙钛矿设备)等。
具体到上证50中,建议关注受益全面注册制的券商、受益基建投资和地产竣工回暖的水泥和玻璃。
展望后市,考虑到新年以来A股涨速较快,市场存在震荡整固的需求,躁动行情将在波折中徐徐展开,中期仍看好A股市场指数缓慢上移。
美国超预期的非农数据,使得市场对后续加息预期出现反复,因此短期美股的波动加大,或使外资风险偏好产生一定扰动。
资金面来看,短期外资快速回补前期仓位后,配置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但外资中长期流入的趋势没有改变,2023全年外资净流入A股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内资方面,公募资金有望随着投资者情绪的进一步修复而逐渐入市,成为接力外资的重要增量资金。
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方面:一是产业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信创、新能源部分领域等,二是疫后复苏相关的医药、食品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