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后市,考虑经济活动的修复仍在持续,主要城市的拥堵指数和地铁出行人次在春节后快速反弹,工业煤耗量等高频数据回升力度也强于往年,高频数据的改善仍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持。
接下来,市场估值虽有所修复但仍有空间,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2023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不过,考虑到A股自2022年11月以来底部反弹已经持续3个月时间,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的最大反弹幅度已超过20%,因此提醒投资者注意两方面现象:一是市场关注点正在从注重政策变化,边际转为注重基本面的实质修复。二是估值仍有空间,但修复速率边际变化,交易层面短线也有一定的获利了结影响。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可偏成长,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二是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等,三是医药、互联网等。
春节后,市场交投情绪活跃,成交额明显放量。同时,人民币单边升值告一段落,外资流入逐步放缓,市场以补涨小票为主。复盘相似背景下A股历史熊转牛行情阶段的第一轮上行周期,本轮春季行情尚未走完,仍有演绎的空间与时间。
从核心经济指标演绎来看,当前的经济数据仍支持交易复苏逻辑,本轮春季行情的结束,需重点关注数据兑现、政策支持兑现和海外风险。
配置方面,内资做多意愿在逐渐增强,预示着后续行情有充足的增量资金。因此,建议投资者守住“超预期+强预期”方向,把握“科技+主题”,但需注意潜在风险。行业方面,可关注信创、芯片设计、游戏、黄金、新能源车、绿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