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是每年末最高级别的经济会议,也是判断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最权威风向标。整体而言,本次会议一方面进一步彰显了稳增长的力度和决心,另一方面也兼顾了高质量发展的主线。
未来A股上行的动力主要来自估值从悲观预期得到修复。第一是风险溢价下行(对应着稳增长彰显力度与决心,资本市场定位提升),第二是无风险利率下行(对应着美债利率筑顶后回落)。
展望后市,价值依旧占优,建议关注托底、重建两条线索。托底方面,可关注地产链(家电、家具)、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的出行链(休闲服务)和中期受益的医药链(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中药)。重建方面,建议关注央国企重估(能源、科技央企),反垄断政策稳定(互联网、平台经济)。
展望后市,预计2023年仍是稳增长政策出台的大年,政策驱动的特征将会仍旧明显。但与此同时,在希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强调的是精准、有力、有效。
因此,难言2023年经济增速恢复到很高的增速,企业盈利增速回升的弹性可能有限。当权重指数对经济复苏的修复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就会逐渐放缓上行斜率,逐渐转为偏新兴成长指数占优的局面。
总结来看,当前市场进入稳增长扩内需和对明年经济预期改善的窗口期,在政策指引和经济复苏预期的推动下A股有望重回上行,有限的弹性下更可能演绎“结构牛”。
结构上,短期内经济复苏预期相关代表指数上证50和“银房家”(银行、房地产、家电)有望继续表现;经济修复预期交易充分后,以新时代五朵金花“高端制造,医疗医药,新能源(含车),自主可控及人工智能,军工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方向将逐渐占优,逐渐转为偏新兴成长指数占优的局面,科创50、中证1000、创业板指等新兴成长指数可能会相对占优,可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两个核心要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充分验证“重振内需是必由之路”,政策预期斜率最陡峭的过程已经被市场定价,但对权益市场持续支撑作用仍在。
短期消费行情难言结束,会在内部充分轮动,行情演绎大概率从出行链(酒店、餐旅、航空、院线、景区)到与宏观周期相关的消费(白酒、免税、消费建材、啤酒、家电),再到特定人群的非必须消费(例如医疗消费和服务:眼科、医美等)展开,围绕成长的反弹正处于酝酿的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