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后市,整体来看在基本面修复尚需耐心等待中,市场仍需震荡消化不利影响。具体而言,最新公布的经济金融数据,尽管市场对此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但再次揭示了羸弱的基本面现实。叠加国内疫情冲击仍在继续尚未达峰,美国通胀或仍具黏性,滞胀交易或将维持较长时间。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展现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再次强化积极信号,政策利好对于预期提振效果达到阶段高峰。不过,后续仍待实质性相关产业政策出台,真空期市场缺乏动能。
配置方面,近期相对收益落后,但中期逻辑未受损,目前已处于估值低位的高端制造、科技等板块相对性价比上升,目前相关板块交易热度及估值均回归五年低分位。
与历史的加息周期相比,本轮美联储的加息节奏明显偏快。预计随着2023年美联储停止加息,美元指数将趋于下行,而在我国基本面修复的支撑下人民币汇率有望走强、北上资金流入A股规模有望扩大,进而对A股市场形成支撑。
除了外围因素外,今年以来影响A股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自身的政策。当下疫情防控政策已在持续优化,继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下一阶段我国的政策将朝稳增长方向持续发力。
稳增长政策发力有望推动A股进一步上行。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释放明显的稳增长信号,预计2023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和专项债额度或将增加,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随着稳增长政策继续加码,国内经济有望走向复苏。落实到A股基本面,A股营收和盈利增速有望整体上行,预计2023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15%。此外从资金面看, 2023年美联储加息有望停止,海外流动性望边际改善,叠加我国居民资产配置力量,预计2023年A股增量资金有望达到1万亿元。
展望后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是未来至关重要的政策背景,其中稳增长是主要方向。建议投资者沿着稳增长政策主线布局,重视数字经济代表的现代化产业、基本消费代表的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