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底以来,市场情绪强势回暖,股市的反弹与近期利好政策频发息息相关,上证综指从10月31日的2893点一路上涨至12月9日的3207点,涨幅达到了10.8%。近期市场表现强势主要与疫情及房地产相关的政策频频发布有关,市场对于未来国内经济复苏向好的信心显著增强。
市场拐点已至。短期来看,四季度政策仍然将是市场的重要支撑。当前利好政策频发,市场情绪强势回暖,政策托底将带动市场进一步回暖,后续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利好政策出现。
消费有望复苏的背景下,消费医药板块配置正当时。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国内消费很可能会迎来修复。此外,从海外的情况来看,防控措施大幅优化后,消费板块的市场表现普遍较强。综合来看,建议积极关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行业。
上周进攻地产和消费的信号更加明确,迎来上证50的盛宴。一方面,“内保外贷”成为房地产的“第四支箭”,各类融资项目落地抬升龙头房企情绪;各地推出新一轮购房刺激,涉及放开限购、降低首付等重磅政策,年底地产销售冲量推升地产后周期链条。
另一方面,防疫政策持续优化,短期消费复苏迹象明确,北向、南向等资金正在全面加配大消费核心资产。
海外方面,下周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不宜过度乐观。尽管短期通胀有反复,但宏观定价环境从“交易滞胀”转向“交易衰退”,当下A股更宜聚焦自身,关注国内刺激政策和经济复苏。
展望后市,随着四季度美债、房子、疫情三个维度的改善,建议继续进攻上证50,把握年底胜负手。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增配疫后复苏的大消费的零售、餐饮、旅游、航空、白酒等;大金融的保险、券商等;地产及后周期的建材、家电等。
防疫“新十条”发布以来,铁路、百货、景区、航空、酒店等板块反而开始调整,这说明着复苏交易开始发生了扩散。因此,预期层面的博弈仍是市场定价的逻辑,从这一点看,边际交易本身可能正在临近尾声。
当下,无论主题基金规模占比,还是连续4个季度重仓相同行业的基金规模占比,均处于历史最高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行业上,上述基金则主要集中于医药、TMT、消费、新能源等领域,因此赛道板块积淀了大量的资金。整体上,市场原有稳态结构打破的波动,仍然是未来市场最重要命题。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五方面:一是有色的铜、金、钼、铝、银,及能源的油、煤炭等。二是运输系统重构的资源运输、特种运输、仓储和港口等。三是重资产重估的炼厂、电信运营、煤化工、电力运营等。四是利率中枢上移过程中的保险。五是修复的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