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随着海外中概股、港股市场持续反弹,不少QDII基金涨势强劲,部分产品11月以来涨幅超过50%。数据显示,全市场366只QDII基金11月以来的平均净值涨幅达12.47%。
多位基金经理分析,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加之国内经济有望在疫后加速复苏,看好美股和港股的配置价值,关注科技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全市场366只QDII基金(剔除今年成立的产品)净值涨幅达12.47%,其中292只取得正收益,占比近80%。具体来看,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等涨幅都超过50%,华安、华夏、博时等多家公司旗下的恒生科技ETF涨幅超过40%。
不过,还有70多只QDII基金11月以来收益率为负,主要是投资原油、能源、商品的基金,部分基金跌幅超过15%;此外,跟踪纳斯达克指数、投资美国科技股的多只基金尽管近期有所反弹,但仍表现不佳。
“近期QDII基金净值表现出现一定分化,投资于美股中概股或中国香港成长板块的品种10月底以来大幅上涨,而投资美股科技板块的品种则出现一定程度震荡行情。”广发中概互联ETF基金经理夏浩洋说。
据夏浩洋分析,中概股和港股市场回暖,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优化防疫措施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相关板块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业绩修复带来了乐观预期;二是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优化调整后,相关行业正在迈向良性竞争和高质量发展的车道,目前相关政策基调对包括平台经济、游戏在内的互联网板块构成了实质利好;三是关于中概股在美退市的问题解决取得乐观进展,PCAOB审查员在香港现场检查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预计年底或将初步公开结果,此外,部分互联网公司陆续申请在香港二次上市以及双重上市,中概股退市压力边际减小;四是互联网公司三季报普遍呈现收入略超预期、利润大超预期的现象,且三季度的修复趋势环比改善,企业降本增效成效显现。
创金合信港股互联网3个月持有期基金经理助理郑剑认为,从年初开始,外围市场受美国加息利率上行、中概股退市风险、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但近期上述因素都有缓解改善的现象,尤其是近期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使得市场对于经济增长重新开始审视,带动风险偏好回归,市场指数上扬。
博时基金表示,美国通胀数据回落,美联储可能逐步放缓加息节奏,缓解了海外权益市场的流动性压力,美股迎来了触底反弹行情。此外,港股也反弹强劲,一方面是海外流动性和估值压力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是国内比较多的利好政策持续提振了市场。
展望未来,夏浩洋判断,当前美联储或已步入加息周期后半阶段,预计美债利率仍以震荡为主,而非趋势性上行。市场风格前期出现阶段性收敛,但并非切换,若经济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在中期趋势上仍是朝着利于成长和小盘的方向在演进。美股方面,大型科技企业虽然存在从杀估值转向杀业绩的可能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这台“超级发动机”加速之时,全球科技巨头的业绩韧性依然相当强劲,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港股方面,在内地防疫政策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业绩复苏动能强劲,驱动股价表现的核心动力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长期来看,当前相关板块仍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