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需求稳经济 各地密集出大招亮新招
逾40城发放新一轮消费券,促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多个省市组团赴海外“抢订单”“引外资”,既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开拓市场,也有力提振各方信心……12月以来,各地纷纷加力稳经济促增长,努力打好2022年“收官战”,也为2023年“开好局”夯实基础,促消费、稳外贸成为重要着力点。
首批央地合作模式民营房企 融资支持试点项目落地
沪深交易所日前落地市场首批“央地合作”模式民营房企融资支持试点项目,并实现全额增信支持。首批项目共涉及新希望五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美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三家民营房企,三家公司合计簿记发行34.3亿元公司债券。
理财赎回压力释放 债市性价比渐增
近期,利率债市场相对平静的表现,难掩信用债市场的弱势。随着多方面政策调整提振经济增长预期,债券市场继续承压,特别是银行理财赎回引起的连锁反应在信用债市场持续上演。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赎回压力已有所释放,调整后的部分债券产品性价比也得到修复,对配置型机构的吸引力增强,但近期推动债券市场利率下行的条件不足,债市可能继续呈震荡偏弱态势。
全球大宗商品持续回暖 国内外镍价联动攀升
上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回暖。有色金属方面,国内外镍价再现强势行情,机构认为镍市场低库存状况短期难以快速改变,且受宏观风险事件担忧情绪带动,镍价将继续偏强运行;农产品方面,由于实际进口数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国内豆粕价格短期上扬,年初以来累计涨幅已超37%。
A股反弹行情不会一蹴而就 交易热点逐步扩散
自11月步入反弹以来,沪指目前已进入3200点的年内中枢位置。随着市场热点轮动的加快,部分机构提示反弹行情不会一蹴而就,全面修复行情正进入观察适应期。此外,年末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会议和重要经济数据将在未来一周尘埃落定,不少机构提示投资者关注海外政策变动对A股市场资金面的潜在影响。
新能源车培育新动力 混搭电池包加速“超车”
12月9日,科达利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钠离子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日前透露,公司正通过首创的AB电池技术,实现钠锂混搭,提高能量密度,新型钠离子电池有望应用在500公里续航新能源车型上。记者调研获悉,钠锂混搭电池包新技术正凭借其成本等优势,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发展的新动力。
各地加大马力复工忙 调整能源供需力保迎峰度冬
进入12月,制造业生产持续回暖,多地宣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八成。不过,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今冬能源供应也进一步趋紧。记者了解到,除了此前国家发改委在煤炭供给端的部署,已有部分地方在发电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做好迎峰度冬相关工作。
资本市场改革提效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蹄疾步稳,实体经济晴雨表作用愈发明确,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通过发挥枢纽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资本市场在继续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也将助力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和提高财产性收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多家百亿私募年内收益转正 将布局港股当作更优选择
11月以来,以A股、港股和中概股为代表的中国公司股票走出一轮气势如虹的反弹行情,股票私募的业绩随之大幅上扬。多家明星私募也相继发布最新投资观点,积极看多后市,港股机会更是成为各方关注的阶段性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