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北向资金连续加仓A股 青睐人民币资产
2022-12-9 9:53:38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作为外资配置A股市场的“风向标”,近期北向资金连续加仓A股。数据显示,11月,实现净流入600.95亿元,创下年内单月流入次高;12月以来,截至12月7日,北向资金净买入已达222.51亿元。

与此同时,各类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也获外资大举买入。中金金瑞CSI中国互联网指数ETF结束了5个月的净流出,在11月实现资金流向由负转正;贝莱德旗下指数品牌安硕发行的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安硕MSCI中国ETF(MCHI)11月份获得5.67亿美元净申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金大幅流入正是源于人民币资产的逐渐走强。11月以来,A股明显反弹,截至12月8日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0.73%、9.83%、6.51%。此外,国盛证券表示,11月以来,海外加息预期持续回落,而国内需求端预期改善带动利率上行,人民币持续升值,吸引外资大幅流入。

从11月29日起,北向资金已连续7个交易日实现净流入,市场情绪不断回暖。从流入板块来看,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此前遭大规模减持的食品饮料、家电和银行,11月以来再度受到北向资金青睐,到目前这一趋势仍在持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则是在近期开始被大量买入。从流出板块来看,煤炭、电力及公用事业等流出幅度靠前。

“11月份,银行获北向资金最大规模加仓,加仓金额超百亿元;家电、有色金属、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同样为北向资金配置重点。”光大证券表示,北向资金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倾向于长期持有和价值投资的配置型以及倾向于高频交易赚取市场定价误差的交易型两类,其中长线配置型资金才应该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以银行为例,11月份,银行板块股价整体涨幅达13.54%,获得北向资金100.93亿元净买入,其中配置盘净买入30.07亿元,交易盘净买入70.8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近期稳地产政策频繁落地利好,房地产行业在11月取得最高涨幅,达26.12%,却遭受北向资金减仓22.62亿元,其中交易盘净流出22.51亿元,配置盘净流出0.53亿元。

不过,无论是配置盘还是交易盘,消费板块均获得了最大规模的流入资金,仅上周便获得92.79亿元的净流入。“一方面,11月中旬以来,包括降准、‘金融16条’、地产‘三支箭’等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另一方面,随着防疫措施不断优化,过去两年来对经济的影响因素开始边际缓和甚至释放,有望提振大消费业绩修复预期及中长期的经济预期。” 兴业证券表示。

中金公司表示,防疫措施优化是提高消费增长、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配合直达消费政策、逆周期举措,有助于发挥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基础性作用。

北向资金加快入场充分反映出外资对人民币资产投资价值的看好。摩根士丹利在12月初发布的一份评级报告中,将中国股票评级从2021年以来的“持股观望”上调至“增持”,并将2023年底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59点上调至70点。

这一修正与近期外资机构普遍看涨人民币资产不谋而合,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高盛以及德意志银行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DWS等都提升了对明年中国股票相关指数回报率的预期。科技创新、消费升级、金融服务等前期承压较大的板块受到关注。

相关内容:
12月8日早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简称“《治疗指...
2022-12-9 9:48:29
中信建投指出,2023年,稳增长依旧不能懈怠,预计基建投资继续加码,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发...
2022-12-9 9:44:55
昨日大盘全天低开后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100只个...
2022-12-9 9:42:44
银河证券指出,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行业政策的引领下,叠加人口问题的不断...
2022-12-9 9:40:13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血糖监测行业空间广阔,其中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壁...
2022-12-9 9:38:28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