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后市,短期交易的边际胜于预期的边际,因市场仍缺乏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的扭转性因素,因此“抢收益”行情后,指数仍有波动的可能,投资者需要提高仓位的灵活性,打好游击战和运动战。
在预期低迷的阶段,风吹草动便可以搅动市场情绪。加上11月基金进入排名战,相对于害怕损失,投资者更害怕低位踏空,这一点将进一步推动当前“抢收益”的行情。
配置方面,下一阶段投资的重点在于政策供给与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建议投资者围绕内需“找机会”,关注3条主线:一是转型升级的军工、通信、计算机、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等;二是新材料的钢铁、有色、化工等;三是安全的煤炭、石油石化、种业等。
近期A股各大指数已陆续开始上涨。从估值和基本面领先指标来看,A股在4月末和10月末形成的底部比较扎实,情绪面上的扰动因素也有边际改善,稳增长推动宏微观基本面回暖将成为年内第二波行情的催化剂。
十月中旬以来股市结构分化,近期科创50优于上证50、沪深300.代表性指数表现分化或源于指数成分股的行业结构不同,指数成分中与数字化、安全、消费服务相关的行业占比高,因此具有更好的表现。
从近期市场表现的结构性特征看,一些未来投资主线逐渐浮出水面,如数字经济、安全、消费服务板块亮眼,跟政策及预期有关。
展望后市,当前高景气成长中数字经济、新能源更值得关注。数字经济方面,政策支持下智慧城市加速落地或成行情催化剂。新能源方面,关注高景气的新能源车和光伏。
目前,市场正在起变化,投资者可把握布局窗口。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如期结束,并释放12月可能放缓加息的信号,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有筑顶迹象,外部流动性环境改善和北上资金回流有望对A股形成正面支撑。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实施,为养老金融产品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的同时,将为A股带来中长期增量资金。
展望后市,A股新十年周期开启,当前是较好的布局窗口。行业配置方面,建议继续对高端制造、医疗医药、新能源和军工进行中期布局,并关注低估值但可能受益于稳增长预期升温的板块。
其中,医疗医药、信创当前有了基本面和政策的边际改善信号,可以首先考虑。其次,银行、地产龙头、家电等低估值也可进行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