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锂资源短缺加剧资本涌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2022-11-4 10:09:03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锂资源供不应求,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也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目前来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不断吸引各路资本入局,除了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第三方企业外,还有很多没有资质的小作坊蜂拥而至。这为产业发展埋下环保、安全等多重隐患。

10月20日,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11家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名单。从名单来看,除了整车制造企业,还有联合申报单位,包括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9月30日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10月30日。

宁德时代表示,目前,相关部门已陆续发布了不少引导、扶持行业发展的制度、法规文件,为电池回收梳理了比较清晰的方向。但究竟如何进行更有效管理、合理构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切实落实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履行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责任等,还需要政府结合市场、行业去进行考量、规划、统筹。

2014年被称为“新能源车元年”,若按6年至8年的动力电池使用周期来计算,从2020年起,我国开始迎来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退役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20万吨,市场规模100亿元。另据天风证券测算,2021年至2030年,我国退役动力锂电池规模将从33.95GWh提升至380.3GWh,增幅超过10倍。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各路资本涌入,宁德时代、比亚迪、格林美、国轩高科等多家锂电产业链头部上市企业积极布局。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超过7万家。2021年新注册2.4万家,2022年1月份至9月底,新注册3.1万余家。

动力电池回收风口背后,是锂资源短缺导致锂材料供需矛盾凸显。

一直以来,我国锂资源依赖进口,近几年,国内锂矿公司加大力度布局上游锂资源。11月2日,有消息称,加拿大工业部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锂矿资产,引发相关锂矿概念股震荡。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速发展,短期来看锂资源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2021年以来,上游原材料由于供不应求导致大幅涨价。截至今年11月3日,碳酸锂价格已达57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在动力电池迎来大规模“退役潮”的背景下,规范动力电池回收、提高锂资源利用率也愈发重要。

宁德时代表示,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的涨价给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带来机遇。电池拆解回收实现原材料再利用的价值凸显,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和缓解原材料供需紧张的问题。

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不断入局,行业可谓鱼龙混杂,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锂电回收行业现在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从业者来源广泛。”万创投行表示,其中既有正规从业者,也有小作坊。目前来看,市场上大部分电池都流向了出价高的非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这也成为阻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有序发展的最大问题。那么,为何有资质、有规模的正规回收企业并不吃香,反而是小规模、无资质的小作坊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

相关内容:
11月2日,三明采购联盟官网发布的《关于开展三明采购联盟第八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
2022-11-4 10:04:15
11月3日,沪指再度失守3000点。年内市场两次探底,3000点重要关口反复拉锯,在市场累加的...
2022-11-4 9:56:27
9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在经历了持续下探后又开启了强势反弹。在市场大幅波动的过程中,抄...
2022-11-4 9:53:07
众多新势力车企公布业绩后,传统车企10月成绩单也接踵而至。11月3日,比亚迪和广汽集团同...
2022-11-4 9:46:32
港股市场延续盘整态势,南向资金却在持续加仓。数据统计显示,自9月27日以来,南向资金已...
2022-11-4 9:39:27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