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大盘分析 > 正文
供销社成为热门话题 概念股持续走强
2022-11-4 9:09:54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近日,供销社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争相讨论之余,在资本市场上,供销社概念也持续走强。在多地已淡出人们视野的供销社,为何会突然受到关注?

近期,媒体报道称,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基层社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伴随一系列数据受到关注,“供销社”这个已经淡出人们记忆很久的名词,最近又重新热了起来。

有年轻人疑惑,供销社是什么样的?

“过去要凭粮票、布票等去供销社买东西,柜台上主要是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油、盐、火柴、花布、手电筒等等。”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郑杰(化名)至今仍能清晰记起在供销社买东西的场景,她告诉中新财经记者,当时在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供销社。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的介绍信息显示,合作社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方面,切实给予引导、支持和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用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等。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

“供销社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作用很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对记者表示,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村中的主要商品都是供销社提供的。

曾经担当重要角色的供销社,为何会慢慢从人们生活中淡出?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主要的商品流通渠道,但处于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时,发展就遇到了一些挫折,规模逐步萎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

不过,供销社系统其实一直都存在,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进入90年代,供销合作社又进一步探索向综合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子。

1995年,考虑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1999年,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

而到了2021年,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7591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双向通道。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供销社在多地基层的覆盖率有明显提升。

例如,除了前述提到的湖北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宁夏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2017年的56%提升至目前的92.7%;2021年,重庆市农村综合服务社已增至61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6%。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多地要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相关内容:
智能网联汽车迎“风口”产业价值链体系有望重塑11月2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关于开展智能...
2022-11-4 9:03:13
11月首个交易日,A股集体上涨,喜获开门红。沪指涨2.62%,深成指涨3.24%,创业板指涨3.20%...
2022-11-2 10:35:52
随着三季报披露结束,主要游戏上市公司财报也基本出齐。记者梳理发现,包括三七互娱、完...
2022-11-2 10:31:20
截至10月31日,北交所121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三季报披露。总体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立足科...
2022-11-2 10:28:13
11月1日,首批做市交易业务开闸第二日,科创板交投持续活跃。截至昨日收盘,科创50指数报...
2022-11-2 10:25:17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