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A股5家上市险企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全部收官。聚焦财险行业,龙头险企的净利润出现两极分化,但整体实现正增长。
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净利润425.29亿元,同比增长12.96%。财险业保费延续强劲复苏态势,“老三家”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均现双位数正增长,总揽保费7357.81亿元,同比增长10.96%,高于财险业10.03%的保费增速。
相较于寿险的“深陷困境”,财险业务受益于政策红利与高质量转型,前三季度保费规模延续较快增长。上市险企积极发挥非车险各险种的精细化风险管理作用,在服务国家大局、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力度显著增强的前提下,仍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今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险企中,仅中国人保一家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人保财险对此贡献力最大,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59.4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9.8%。太保产险实现净利润61.76亿元,同比增长超28%。平安产险归母净利润104.53亿元,同比增速为-21.3%。
综合成本率是衡量财产险盈利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人保财险归母净利润大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综合成本率的降低。今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降至96.5%,相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4%。
分险种来看,前三季度,人保财险的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5.1%,同比下降2.3%,实现承保利润91.55亿元,同比增长96.2%。非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8.4%,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19.41亿元,去年同期为承保亏损14.62亿元。
谈及承保利润显著增长的原因,人保财险分析称,“今年以来,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经营模式,积极践行‘承保+减损+赋能+理赔’新逻辑,始终坚持有效益发展。一方面加大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深化销售费用改革,提升费用投放效能;另一方面坚守风险底线,加强承保质量管控,提高理赔管理效率,成本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
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7.9%,同比上升0.6%。平安产险对此解释称,整体综合成本率上升,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证保险业务赔款支出同比上升,这也直接造成平安产险净利润的下滑。
得益于良好的业务管理与风险筛选能力,今年前三季度,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7.8%,同比下降1.9%。中国太保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张远瀚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由于去年三季度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较多,产险的综合成本率较高,今年三季度产险的承保利润同比有所提升。
除经营成本外,保费收入也是影响保险公司净利润表现的一大关键因素。今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810.24亿元、2220.24亿元、1327.33亿元,同比增长10.2%、11.4%、12.5%,商业车险仍为财险业务中占比最高的险种。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63.2万辆和19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4.4%;乘用车共销售1698.6万辆,同比增长14.2%。由于政策助力汽车行业快速恢复以及车险综合改革基本符合预期等因素,车险保费规模呈现回升态势,车险业务发展总体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