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赛道新能源迎来深度回调。9月15日,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池、电源设备等板块领跌两市。截至当日收盘,电力设备跌5.65%,领跌申万一级行业;光伏设备跌7.68%,领跌申万二级行业。
概念板块方面,数据显示,TOPcon电池指数(8841638)、光伏逆变器指数(884977)跌超8%,钙钛矿电池指数(8841634)跌7.78%,电源设备精选指数(8841389)、钠离子电池指数(8841440)、光伏指数(884045)、储能指数(884790)均下跌超过6%。
对此,一位券商投顾分析指出,美国反通胀法案等相继落地,加剧对抗升级影响新能源产业出口预期,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赛道龙头板块重挫再遭情绪洗劫。
9月15日,新能源车、光伏、储能板块集体回调。
消息面上,中泰证券指出,盘中网络上一度出现一张截图,称“美国IRA法案中针对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部分2024年之后将禁用中国电池”。另外,9月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发表完“盟情咨文”后,发布一项立法提案。该提案规定,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提供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
“这两个法案消息一两月前就已释放过信息,”上述券商投顾认为,无需对相关法案过度解读,甚至看空中国新能源产业,市场更多的是对负面情绪的集中释放。
从基本面研究的角度看,中泰证券指出,现在去找“法案”的原因是下跌后的“事后诸葛亮”。这种下跌发生的时候表明空头的力量很坚决,透过新能源相关的板块指数可以看到,周四相关板块的放量下跌,背后可能性更大的原因是:当新能源车产业链渗透率超过30%以后,增速开始边际递减,市场对估值和“事件”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了。
“市场下跌可以警醒投资者,关注基本面本身的变化,而不是尝试对传言做出判断或者预测。”中泰证券强调。
一家北京的公募基金公司也认为,短期来看,中报披露完之后,基本面预期基本兑现,进入企业消息真空期,关注中观和宏观的比重开始增加,受中美关系和出口数据影响比较大。
中期来看,上述公募基金进一步指出,下跌源自大家对明年需求判断较为悲观。明年新能源补贴取消、宏观经济下行预期导致需求端承压,整个电动车市场明年增速有可能下滑,景气度下行或带来整个板块的估值下杀。另外,考虑到今年第四季度的抢装,明年第一季度的出货、装机将处于低位。市场对明年一季度数据有所担忧,即便在三四季度数据明显很好的情况下,可能也很难在交易层面形成共识。
“外部风险事件的扰动下,使得近期内本就对成长热门赛道的高增长持续性担忧更加剧烈,从而引起了市场风险偏好的巨大波动和快速反应。”华安证券总结道。
深度回调后,新能源板块还会再度崛起吗?
方正证券认为,当前,经济基础转向了科技推动下的新型消费,“科技+新能源”行情主线不会因短期调整而改变。“此次挤泡沫式的回调,给‘科技+新能源’的细分子行业龙头股带来的是机会。”
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基金经理熊昱洲的观点是,电动车有一些细分环节其实中国产能的占比已经达到了80%以上,如果要求全部使用美国本地化生产和自主可控的产品,那么生产成本可能要比中国的供应链成本贵两倍甚至更多。
“不用担心中国产能的输出能力,2012年美国和欧洲也是对中国光伏全产业链进行双反,也没有阻止现在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占到全球产能80%以上。”熊昱洲举了光伏的例子佐证,并表示对新能源汽车也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