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回暖行情中,此前沉寂数月的新能源板块成为领涨“急先锋”。在基本面加持与政策利好的催化下,“碳中和”话题再次成为A股新闻焦点。7月8日,首批环交所8只碳中和ETF全部结束募集,据渠道人士处获悉,认购资金合计超过150亿元。
市场对这批“新基金”抱有极高的期待,而部分相关主题的“老基金”悄然间也走出年内新高——以华夏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简称“碳中和ETF”,代码159790)为例,该基金4月27日以来涨幅近五成,并在7月7日盘中创下今年新高的1.064元。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概念热潮的持续,这部分基金或许也将迎来投资者的加购。
据渠道信息,截至7月8日晚,首批8只碳中和ETF全部结束募集,8只产品认购资金合计超过150亿元。
作为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称“SEEE碳中和指数”)的产品,碳中和ETF主要聚焦“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两大方向,通过碳中和行业减排模型分别在各领域选取共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从已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该指数中前十大权重股大多业绩斐然,有八家公司一季度取得了正收益。比亚迪利润涨超两倍,恩捷股份与TCL中环一季度均实现利润翻倍,仅宁德时代与海螺水泥遭遇下滑。且通威股份近期披露,2022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120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304.62%-321.48%,紫金矿业半年度利润也同比增超九成。
回顾碳中和ETF的上市历程,从指数发布到基金上市可谓走出了“A股速度”。
1月20日,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编制开发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正式发布。
中证碳中和指数发布3个月后,基金积极反应。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大成基金8家基金公司上报了中证环交所碳中和ETF。
两个多月后,6月28日,首批8只中证环交所碳中和ETF获批。7月4日即宣布正式出售,从获批到出售,仅仅只有一周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8只碳中和ETF近期赚足了市场的眼球,但早有基金公司布局相关产品,仅去年就成立了包括华夏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嘉实环保低碳、国寿安保低碳经济等在内的9只基金。
以碳中和ETF(159790)为例,该基金跟踪标的指数为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该指数于2011年1月21日发布,历史长期业绩表现良好。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高达198.89%,领先同期上证指数15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碳中和ETF(159790)份额约为34亿份,且近一年日均成交额2.17亿,是众多相关基金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一只,2021年年报统计持有人超11万人。
上述基金均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该指数成份股主要分布于光伏设备、电池、电力等板块,权重占比分别达 39.37%、34.06%、20.74%,主题特征鲜明,同时覆盖了低碳经济主题相关的主要业务板块。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与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成分股还存在相当比例的重合,如宁德时代与隆基绿能均为前两大权重股,此外还有TCL中环、恩捷股份以及长江电力等均被处于十大权重股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