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行业供需当前出现结构性调整,但半导体制造环节的盈利依旧强劲增长,内资晶圆代工双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今年一季度业绩再创新高。同时,多家国际晶圆代工巨头近期也再度传出涨价声音,被视为行业景气度依旧高涨的信号。
不过,有业内分析师指出,考虑下游市场调整等因素,市场担忧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半导体行业将面临调整拐点,甚至预计2024年将步入衰退期。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半导体行业成为逆势强劲增长的行业,但今年一季度板块盈利整体放缓。据统计,A股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约556亿元,同比增长1.5倍;2022年一季度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约合141亿元,但比上年同期增速放缓。
半导体制造环节成为唯一盈利保持翻倍的半导体细分板块。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最新披露的业绩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增长1.76倍,增速甚至环比反超去年第四季度。另一家内资晶圆代工巨头华虹半导体一季度净利润约1亿美元,同比增长2倍。
另外,中芯国际销售毛利大幅提升至4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不过,公司预计二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1%到3%,毛利率将回落到37%至39%之间。
中芯国际联合执行总裁赵海军表示,一季度,公司优化了产品组合以及价格调整,整体推动平均销售单价环比上升13%,出货量环比增长7%。公司毛利率超过此前指引,一方面系疫情原因,公司将原定一季度的年度维护推迟到其他季度,疫情对天津、深圳厂区的影响低于预期。
不过,二季度中芯国际部分工厂将进行年度维护,加上疫情对上海工厂产能利用率的短期影响,毛利率预测环比有所下降。另外,受到新产能折旧增加和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上升逐步体现影响。
华虹半导体今年一季度毛利率也保持高位,接近27%,并预计二季度毛利率将达到28%~29%。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表示,在今年汽车和新能源等领域持续“缺芯”的背景下,市场对特色工艺的需求维持在高位,助推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全面提振,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和电源管理、逻辑和射频、图像传感器等特色工艺平台稳定发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以来电子行业板块整体下调,中芯国际年内一度最大跌幅达到27%,从4月底公司股价反弹上涨近13%,最新股价收盘42.59元/股。港股华虹半导体从上周开始反弹,最新收盘上涨6.81%。
本轮上海疫情扰动了电子产业,龙头公司也难以幸免,但产能扩张并未中断。
在本轮业绩说明会上,赵海军表示,二季度疫情对物流、对供应链、对上下游企业的确产生了影响;对于公司产能交付的进度也带来了影响,现在公司努力把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二季度指引也考虑了相关因素;后续公司将通过加快生产和其他厂区的产出增长来弥补相关产能影响。
整体来看,中芯国际保持产能扩张,一季度新增2万8千片折合英寸/月产能,并预计二季度产能会继续成长。今年公司预计资本开支为50亿美元,同比进一步增长。
同时,华虹半导体一度资本开支达到1.24亿美元,主要投入到华虹无锡。日前公司董事会通过A股上市议案,拟发行4亿股,拟募投项目合计180亿元,其中,70%将用于华虹制造(无锡)项目。资料显示,华虹无锡工厂为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为6.5万片,系中国大陆领先的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