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长期资金入市成为市场焦点之一,并先后获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结构优化。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了解到,下一步,证监会将从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做好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发挥机构投资者专业买方作用和完善市场环境四个方面推进投资端改革,进一步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接受采访的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健增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而且目前A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是价值挖掘难得的窗口期。
2019年出台的“深改12条”中,第6条为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此后,在证监会推动下,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多项举措落地。
一是大力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2022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和举措;二是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提高网下投资者整体获配比例,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积极性;三是推动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险资、年金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分别升至45%和40%,鼓励银行理财、险资和信托资金等开展权益投资和实施长周期考核;四是积极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五是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推动A股纳入MSCI等三大国际主要指数并提高纳入比例,发布 OFII/ROFII新规等;六是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在2019年10月份及2022年4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先后两次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听取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意见建议。
从改革成效来看,资本市场机构化进程加速,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各类养老金、保险机构、外资(含QFII/RQFII、沪深港通)、公募基金及其他资管产品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流通市值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4.6%,较2019年年初提高6.6个百分点。
此外,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金参与资本市场程度不断提高,且获得长期投资收益。如截至2020年底,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 8.51%,累计投资收益额1.6万亿元。截至2021年底,企业年金含权益类投资组合规模占投资组合总规模比重为87%,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7.17%。
富国基金表示,近年来,监管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取得积极效果。一是极大改变了A股市场投资者的结构;二是显著降低了A股市场的波动性水平;三是融资规模不断提升,助推一批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四是投资理念不断优化,价值挖掘成为市场投资主流。
5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资产管理机构、高校等66家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努力在全市场营造积极践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良好氛围。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从四方面持续推动投资端改革,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一是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抓紧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新发展格局。
二是全力做好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工作。证监会将抓紧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配套监管规则,完善基金行业信息平台,指导行业机构推出更多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基金产品,服务不同人群的养老投资需求。同时,证监会将持续加强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管,推动提升管理人管理能力和规范化运作水平,切实保障养老金投资运作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