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场轮番暴跌,不少私募产品的回撤也创出历史新高,有投资人已经跌到“破防”,亏损退出。私募也积极与渠道、投资人频繁沟通,希望投资人在悲观时保持理性,坚持长期投资。
一季度以来,市场在多轮利空叠加下持续调整,4月更是开启无差别下跌,一些私募产品的回撤创历史新高。睿亿投资研究总监熊林坦言,很多私募产品此轮回撤较大,特别是前两年购买私募产品的客户从2021年3月至今持续回撤,有些产品达到预警或止损线附近,超过部分持有投资者的心理防线,所以投资者情绪整体相对低迷,有些投资者甚至亏损退出。
承泽资产CEO曹雄飞表示,这半年多以来,由于市场大幅下跌,尤其是机构偏好的股票更是持续大幅下跌,很多私募产品回撤严重。很多非常优秀的同行对客户和渠道进行了频繁的安抚,这是非常必要的。
某大型券商渠道人士说:“私募和投资者双方都在煎熬,投资者认为买私募可以空仓或低仓位,比较灵活,但很多私募都是从公募出来,还保持高仓位运作的‘惯性’;有些私募说自己是价值投资,不择时,但投资者认为价值投资就该择时,高估了就该卖掉。”
诺亚CIO办公室也透露,许多投资者在投资上表现出了焦虑,甚至是悲观的情绪。
观富资产指出,私募发行数据极度低迷,反映了投资者情绪极度低迷。这个时候所有的判断和选择都要基于持仓和对投资标的审慎评估。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也给了投资者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管理人、基金经理的真实风格和能力圈进行再次认识,并做出后续投资决策。
据记者了解,不少私募和渠道路演次数倍增,有的甚至针对每日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和点评,以安抚投资人并引导投资人理性投资。
受访私募表示,希望投资人在悲观时保持理性,多进行沟通,了解投资思路和操作情况,相信专业的力量。不在巅峰慕名而来,不在低谷割肉离开。
曹雄飞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讲,既来之则安之,坚定信任自己和销售渠道精挑细选有长期业绩记录的基金经理,坚持长期投资逆向投资,即便不能逆向在目前加大投资,正常情况下也应该坚守目前的资产配置不动摇。
熊林建议投资者在市场极度悲观时保持理性,一方面,对市场保持理性,不被短期事件和走势影响,多做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对管理人和理财经理保持理性,多进行沟通,了解投资思路和操作情况,相信专业的力量。
于翼资产告诉记者,每次在市场低点的时候,公司会发声引导客户群体逢低布局买入或者定投 ,陪伴客户走过市场低谷期,且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而在市场高位时,公司则会主动关闭申购。
张可兴说,以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为例,它的业绩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出现过数次40%~50%的回撤,但早期投资者如果一直持有到现在,每一个都是亿万富翁,而那些中途因为有一定的回撤而下车的投资人,财富可能跟他失之交臂。“基金持有者应该像买房子一样,不用关心每天的价格波动,而是做到长期持有,否则,即使净值大幅上涨也赚不到钱。”
具体实践上,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贾戎莉认为,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收益预期、投资期限等具体要素,选择相应的基金产品进行配置。市场低位布局高质量产品,最重要的是对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投资风格的全方位考量和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