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共计6只新股上市,分别是创业板的嘉戎技术、中一科技、清研环境,沪市主板的中国海油以及科创板的药康生物、纳芯微;3只新股上市,分别是创业板的瑞德智能,科创板的唯捷创芯、海创药业。
嘉戎技术是国内领先的高浓度污废水处理企业,专注于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出水达标、水量稳定的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提供商。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8-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到41.36%和31.33%。受新增部分毛利率较低的全量化处理项目和处理难度较大的项目所致,2018-202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7.16%、51.00%和45.05%。
中一科技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与电解铜箔行业关键工艺相关的多项核心技术,贯穿溶铜造液、生箔、后处理及分切工序全生产工艺流程。在锂电铜箔方面,自2017年起公司逐步掌握6μm极薄锂电铜箔生产技术并实现高品质、规模化生产,目前6μm极薄锂电铜箔已经成为公司锂电铜箔的主流产品。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技术前沿,已掌握4.5μm极薄锂电铜箔生产技术,预计未来将成为公司主要的核心产品之一。
清研环境专注于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领域,其RPIR技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进行初始研究及孵化,遵循“理论模型——技术装备化——工艺创新”路径实现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推广。公司市场认可度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已被应用于深圳、湖北、江苏、江西、广西、河南、山西、四川等地的水处理项目。2018-2020年分别实现收入0.73亿元、1.51亿元、1.82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8.81%。公司综合毛利率基本稳定保持在60%左右的较高水平。
中国海油于今日开启申购,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集团之一。至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这“三桶油”将齐聚A股。公司立足国内,拓展全球,国内资产主要位于渤海、南海西部、南海东部和东海区域四大油气基地,海外资产遍布全球六大洲。
截至2020年末,公司在中国海域拥有油气探矿权239个,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占比超过中国海域总探矿权数量和面积的95%,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油气资源规模方面,公司2020年末拥有净证实储量约53.7亿桶油当量,近三年储量寿命持续维持在10年以上。
药康生物是国内实验动物小鼠模型领先企业,品系资源库丰富。公司创新运用转基因、ES打靶、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疾病小鼠模型等客户需求大、标准化程度高、实践使用多的小鼠品系。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斑点鼠计划”资源库已拥有约19,000个品系,品系资源数量稳居行业前列,涵盖了肿瘤、代谢、免疫、发育、DNA及蛋白修饰等研究方向的基因,实现了KO/CKO小鼠模型的产品化供应。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中,公司业务收入规模约为1.9亿元人民币,市场占比为6.7%,居于第二。
纳芯微是模拟IC龙头企业,可提供全品类数字隔离芯片产品,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处于国内领军水平,泛新能源快速发展下隔离芯片需求旺盛。公司驱动与采样芯片于2020Q3实现批量出货,2021年实现收入26365.91万元,有效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公司产品在消费电子、电力储能、光伏、功率电机驱动、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实现大幅增长,信息感知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销量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