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新股审核正在提速。上周起,北交所新股审核的节奏从之前的“1周1审”变为“1周2审3家”。本周,北交所上市委将开两场审议会议,荣亿精密、奥迪威、鑫汇科等3家企业将上会。
业界专家推测,年报业绩披露后,北交所审核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北交所正进入扩规模、增效率的发展阶段。
3月31日,新三板今年第一次调层将启动,这也是新三板调层新规实施后的首次分层调整。多家基础层公司在冲刺“升层”的同时,也宣布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抢跑”布局北交所“IPO赛道”。
北交所网站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正在审核的企业中,状态为“已受理”的有3家,分别为惠丰钻石、晨光电缆和思柏科技;“已问询”的公司共有30家,除上述3家排队上会企业外,还包括立方控股、高德信、朗鸿科技等;“通过”的有科创新材、大禹生物和骏创科技等3家公司;“报送证监会”的有3家,分别为则成电子、灿能电力和天润科技;“暂缓审议”的为三维股份1家。
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公司已超过千家,报送辅导备案材料、辅导备案登记受理及辅导验收通过的企业共有330家(剔除2家摘牌企业),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占比较高。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4月份开始,北交所的上市节奏将加快,希望今年北交所能够实现发行上市的常态化,2022年北交所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扩大规模,同时提高上市公司的“质”与“量”。
北交所上市委的审核节奏已明显提速。3月份以来,北交所上市委共召开5次会议,审核了7家企业。自北交所成立以来,截至3月27日,过会企业数量达到16家;今年上会的企业共12家,其中11家过会。上周起,北交所新股审核的节奏已从虎年开市以来的“1周1审”变更为“1周2审3家”。
本周,北交所2场审议会议将分别于3月31日、4月1日举行,届时将有荣亿精密、奥迪威、鑫汇科等3家企业上会。其中,荣亿精密将于3月31日上会。资料显示,荣亿精密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为紧固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3C、家电、医疗等行业。奥迪威、鑫汇科将于4月1日上会。
业界专家推测,年报业绩披露后,北交所的审核速度将会加快,按一周审核通过3家公司计算,到今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大约可以扩至200家。
3月25日,北交所官方网站发布了2022年第10次审议会议的结果,2家上会企业中,一家过会,一家暂缓审议。
过会企业为大禹生物,主营业务为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兽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0年,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拟募资约1.5亿元,用于“微生态制剂产业化项目”“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招股说明书显示,大禹生物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17.37%至24.27%;实现归母净利润3400万元至3700万元,同比增长3.84%至13%。
值得关注的是,三维股份成为北交所首家暂缓审议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