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至2025 年将提升至21 年的4 倍以上,而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70%以上,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正在享受难得的区位优势!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 年,力争安徽汽车产业产值超10000 亿元。安徽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 万辆;汽车企业出口规模力争超100 万辆,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而《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明确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以上;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70%以上。从整车产能规划角度看,①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规划整车产能100 万辆、电池产能100GWh,远期年产值可实现5000 亿元;② 22 年蔚来汽车合肥基地完成升级,产能翻倍至24 万台,满产产能30 万台;③大众安徽 2023 年下半年量产投产,工厂最大年产能预计可达 35 万辆新能源汽车;④奇瑞”未来工厂项目共计投放10 款以上车型,整车年产能达50 万辆。配套零部件企业产能规划同样激动人心,其中:
①比亚迪 2023 年后将具备40 万辆新能源高端核心配套零部件生产能力;②中航锂电总投资248 亿元的50Gwh 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基地落户合肥;③国轩高科投资120 亿元建设动力电池产业园,保证国轩高科2025 年100Gwh 的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高新区50Gwh 动力电池项目也将分批启动;④孚能科技总投资140 亿元,年产24GWh 新能源电池等。
预计2 月行业整体终端零售在112~118 万区间,同比-9%,环比-48%。参考此前《正视行业月度间的销量周期波动》报告中测算,2 月表现完全符合周期性波动规律,后续随着供给逐步恢复,相信需求一定会持续释放。预计2 月新能源终端零售约22~25 万区间,渗透率再次回到20%水平。相信随着提价影响逐步散去,结合当下线上平台的询单量的明显回暖,仍然看好后续新能源市场的销售前景。
理想汽车发布2021 年财报,Q4 汽车毛利率增长至22.3%,经营性利润2410 万,历史首次转正。预计22Q1 交付3~3.2 万辆,同比+138%~154%。理想在2021 年第四季度营收总额为106.2 亿元,同比+156.1%,较2021 年第三季度营收77.8 亿元增加36.6%。
其中,Q4 车辆销售收入为103.8 亿元(16.3 亿美元),同比+155.7%,环比+40.5%。
受益于规模效应,理想成为新势力中首个单季度真正有净利的品牌。这对强化市场信心,坚定发展反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投资分析意见:全面看多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整车及供应链都将在这次商业模式及竞争关系的重构中获得极大的增长。看好积极转型中的头部整车厂,推荐吉利、比亚迪、长城、上汽集团。看好受益二轮车新国标更换、管理层内部改善的龙头爱玛科技。混动产业链带来零部件新增量,发动机控制方面推荐菱电电控,三合一赛道的关注巨一科技、卧龙电驱、精进电动,小三合领域关注欣锐科技;热管理领域推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零部件方面三条主线:①进口替代顺畅、格局优秀的板块:推荐新泉股份、福耀玻璃、星宇股份;②受益智能化配置的汽车电子标的: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科博达,湘油泵,关注合兴股份;③轻量化板块:推荐爱柯迪、华峰铝业,关注合力科技、文灿股份、旭升股份、泉峰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