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数据显示,公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突破4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元,全球排名跃居第四;私募基金规模超过19万亿元,今年以来成立产品数量突破3万只。
中国基金业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在过去3年来的结构性行情中,中国基金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最新数据显示,公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突破4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5万亿元,全球排名跃居第四;私募基金规模超过19万亿元,今年以来成立产品数量突破3万只。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5.32万亿元,较去年底的19.89万亿元净增5.43万亿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2019年底,这一数据则为14.8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就增加了逾10万亿元。
从全球排名看,中国公募基金也踏上了新台阶。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国公募基金规模仅次于美国、爱尔兰、卢森堡,位居全球第四,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
公募基金爆发式增长,私募发展也不遑多让。2021年是私募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截至11月末,整体规模高达19.73万亿元,比去年底大幅增加3.76万亿元。从私募基金公司情况看,当前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私募基金突破100家。从私募基金产品备案数量看,今年以来备案3.2万余只,在单一年度内历史性地突破了3万只。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公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突破44万亿元。
在公募基金业元老范勇宏看来,公募基金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业绩。统计数据显示,从2019年初至今,在2800多只成立时间超过3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净值翻倍的基金超过1600只,总回报超过200%的基金也接近500只。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在各大类资产中分外抢眼。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过去几年显著的结构性行情中,仅有部分优质公司股价屡创新高,不少投资者发现炒股不如买基金,于是纷纷借道基金入市。
2021年的基金行业,不仅管理规模迅猛增长,还有各种创新产品竞相推出,包括公募REITs、同业存单指数基金、FOF-LOF基金等。作为工具性产品的指数基金,也迎来了集中爆发。
今年5月,首批公募REITs正式开售。首批产品引来了众多银行、保险、私募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多只产品的配售比例低于10%。11月第二批2只公募REITs产品发行,同样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追捧。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另类投资工具,公募REITs兼具股债特性,填补了国内资本市场的空白,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为了顺应资管行业净值化管理趋势,兼具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受到基金公司的青睐。由于当前货币基金规模较大,其采用的摊余成本法存在收益与风险时间上错配的隐患,而同业存单基金采用市值法估值,更能顺应现金管理市场的净值化管理变革,基金公司于是纷纷推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