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2018年年底排名第一的盈科创业为例,据2015年12月公告,泰格医药以6000万元入股,占比为5%,为此,盈科创业承诺2016-2018年共计实现净利5.5亿元,每年分别为1.5亿元、1.8亿元及2.2亿元,自投资之日36个月内未实现交易所上市需要按照7%的收益率(扣除期间收到的分红)回购,但三年早已过去,泰格医药并没有要求回购,反倒再次追加了5000万元投资。
据统计,自2015年启动第一笔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开始,泰格医药在过去7年共计进行了超过50笔的投资,投出金额合计超过36亿元,在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堪称豪爽。
截至2021年3月底,泰格医药账面上有97.12亿元货币资金及1.47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有息负债为2.7亿元,在资金如此宽裕的情况下,公司在股权投资基金上的投资还将继续,而这些股权基金存续期大约是5-7年不等,在没有最终完全到期清算情况下,这种基于管理层重大估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游戏还可以继续玩下去。
那么,泰格医药出现如此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理吗?
行业龙头药明康德(603259.SH)同样也有大笔的其他非金融流动资产,但其同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远小于泰格医药。
药明康德是2018年实行新会计准则,截至2018年6月底其非上市公司股权及投资基金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09亿元及1.98亿元,这部分股权重新分类为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计量,当年实现6.06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加上期间的投资,公司2019年年底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20.8亿元。
过去两年,药明康德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分别为-2.59亿元、5227万元,2021年一季度实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12亿元,各期末的其他非金融资产40.09亿元、67.1亿元及82.47亿元。
比较来看,2019年至2021年一季度,泰格医药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分别为22.5亿元、52.9亿元及62.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分别为1.85亿元、11.38亿元及4.38亿元。泰格医药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何以如此亮眼,需要向投资者提供更透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