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正吸引着各路机构入局。近日,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获准开展中国公募基金业务;中原证券拟收购合煦智远50%股权,再次对公募牌照发起冲锋。
截至目前,逾30家机构在排队申请牌照,既有路博迈、富达等外资机构,也有人保资管等国内实力机构。
业内认为,公募基金既具有投资专业性,又是大众认可度高的投资产品,加上居民储蓄持续向资本市场转移的大趋势,使得公募牌照的稀缺性凸显。但牌照只是“入场券”,后入者或会面临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不足,应基于各自禀赋寻求差异化发展。
6月11日,贝莱德基金宣布获证监会批准,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FMC)的形式在中国开展业务活动,成为首家获准开业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早在2020年4月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时,贝莱德、路博迈等外资机构就率先提交了公募牌照申请。当年8月,贝莱德基金获批设立,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公司。
就在贝莱德获批开业前后,中原证券再次对公募牌照发起冲锋。中原证券6月9日公告显示,公司已与合煦智远基金及其股东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拟以增资等方式持有合煦智远50%以上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早在2013年时,中原证券就曾作为控股股东发起设立了中原英石基金。但该公募基金公司后续发展并不顺利,中原证券随后陆续将其股权转让,直至2020年初已完全退出。中原证券表示,此次投资合煦智远基金有利于延伸公司业务范围,提升公司财富管理能力,促进资管等核心业务发展,为公司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增强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整体盈利能力。
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36家机构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既有路博迈、富达、范达集团等外资机构,也有人保资管等国内实力机构。其中,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泉果基金的申请材料分别于今年2月18日和5月13日被接收,人保基金、汇百川基金、华西基金、范达基金均于今年3月至4月间获得了第一次反馈。
市场投资人士表示,历经20多年发展,公募基金行业形成了运营规范、模式成熟、客户受众面广、监管规范严格等特点,其牌照的稀缺性不言而喻。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对公募牌照的需求依然很旺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当前背景下,包括公私募、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在内,资管行业已聚集了相当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即便如此,公募基金依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公募牌照的稀缺性持续凸显。例如,公募基金既具有高度的投资专业性,同时又是大众理财中认可度高的投资产品。在“房住不炒”、居民储蓄持续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趋势下,公募基金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王阳认为,在市场朝着机构化、专业化发展背景下,通过公募基金入市投资,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小投资者的主流选择。公募牌照自然是市场的“香饽饽”。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具有公募牌照的资管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49家,合计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到了22.51万亿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公募机构的非货币资产净值规模达12.96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