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央地布局氢能产业的举措接踵而至,众多企业也跨界“跑马圈地”,氢能市场发展迅速升温。
财政部等5部门日前下发通知,拟将京沪粤冀豫等地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随着氢能产业的推进,预计示范城市群项目落地步伐有望加快。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大企业纷纷抢滩布局氢能领域,促使行业洗牌加速,未来拥有核心技术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脱颖而出。同时,在“双碳”目标等政策因素驱动下,氢能重卡或将迎来发展契机。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去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示范期暂定为4年。
上海证券报记者此前获悉,财政部等5部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京沪粤冀豫5地对报送的实施方案按照专家评审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并于4月底前按程序上报。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氢能城市群示范应用对行业产业影响较大,预计相关入选名单将很快敲定。
按照示范政策规定,可依托龙头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链。这使得很多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出现在申报城市群中。
比如,吉林省氢能布局提速背后,就活跃着吉电股份的身影。作为国家电投旗下的上市公司,吉电股份以发电、供热为核心主业。公司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优化发展清洁煤电,积极拓展供热市场,并积极开发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等新业态。公司明确表态与一汽等企业全力支持吉林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示范群的申报工作。
“龙头企业对地方申报以及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北京氢璞创能表示,一方面,龙头企业将助力地方提高技术、成本方面优势,从而获得示范机会;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也将从示范城市群拿到更多订单。
面对央地政策的密集支持和万亿级别的庞大市场,各路资本、企业也纷纷在氢能领域“跑马圈地”,其中不乏“跨界者”。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认为,很多领域要实现真正脱碳,必须引进氢能。今年4月,隆基股份发布进军“光伏制氢”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刮起一阵氢能热。多位氢能行业人士表示,想了解投资氢能产业的企业确实多了,很多来自其他行业,大家都在关注,也在找标的。
公开信息显示,协鑫集团6月3日分别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东芝(中国)有限公司、中船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北京绿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协鑫集团正式进军氢能产业。晶科科技CEO金锐近日也对外表示,将布局绿电交易、碳交易和光伏制氢等产业。
已经“入圈者”则加大了投资力度。比如,长城汽车宣布,在已投资20亿元的基础上,未来还将投入30亿元到氢能领域研发中。中国石化则表示,将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对于资本对氢能产业的热捧,雄韬股份表示,掌握能源、整机、场景等核心要素的大企业进入氢能领域,整个行业的整合洗牌已经开启。未来市场对于企业整体实力的要求将更加突出,这将加速企业优胜劣汰。
在政策以及市场助推下,氢能重卡正成为氢能发展的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