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保持活跃。记者据数据统计,年内A股上市公司累计发布1097单并购计划,同比增长29.82%。
市场人士认为,从并购目的来看,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仍以产业整合为主。近年来,随着监管层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三高”情况,并购重组平均溢价率逐渐回归合理,商誉减值风险亦有所缓解。
2020年10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鼓励上市公司盘活存量、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记者据数据统计,以首次公告日统计,截至6月11日,今年以来,88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1097单并购计划,同比增长29.82%。其中,805单进行中,268单已经完成,24单失败。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案例显著增多,与监管层的支持分不开。”川财证券表示,总体来看,并购重组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上市公司不能盲目并购,监管层需要对高溢价并购、“蛇吞象”并购等进行较为严格的监管。
从行业划分来看,剔除24单失败的并购计划,医药生物、化工和机械设备等三行业的并购计划较多,分别有123单、100单和97单。
陈雳表示,并购重组集中在医药生物、化工和机械设备行业,一方面是因为上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多,从历年数据来看,这些行业每年的并购数量均较多;另一方面,这三个行业利润情况良好,有现金流支持,可以通过并购产生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医药生物、化工和机械设备三个行业景气度较高,因此整合的需求可能也较高。”华泰联合证券表示,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大多还是以同行业、上下游的产业整合为主。而且,目前A股市盈率比较合理,纯粹套利、完全跨界的并购重组越来越少。坚守主业发展、回归并购本源,已成为资本市场共识。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的业绩达标率下降。记者据数据统计,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存在业绩对赌的项目中,披露标的公司2020年度实际净利润的有435单,其中,有266单的实际净利润超过承诺净利润,占比61.15%,较2019年度有所下降。
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6月11日,至少有57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调整了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方的承诺事项安排,包括延长标的资产业绩承诺期、适当调整承诺内容、降低承诺业绩等。
华闻集团6月8日发布公告称,将原协议中标的公司的业绩承诺期由2018年至2022年调整为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五个会计年度,2020年业绩不在合并计算范围之内,但承诺合计净利润保持不变。
哈工智能则下调了标的资产的承诺业绩。5月份公司公告称,由于2020年疫情影响,标的公司海外业务实施受阻,导致其整体经营受到影响,因此,将业绩承诺中标的公司2018年度至2021年度共计四个会计年度合计经审计净利润2.08亿元调整为不低于1.78亿元。
去年5月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标的资产受疫情影响等情况做出安排,提出原则上可延长标的资产业绩承诺期或适当调整承诺内容,调整事项应当在2020年业绩数据确定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