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正因此,电子烟的流行趋势逐步显现,发展空间广阔。2014~2019年卷烟、电子雾化烟、HNB和其他烟草的CAGR分别为3.18%、24.24%、235.21%和3.24%,电子雾化和HNB为增速最快的烟草品种;预计该增长趋势延续,2019~2024年电子雾化和HNB的CAGR分别为24.89%和39.89%,同期卷烟和其他烟草产品的增速分别为5.24%和4.07%。按照此增速测算,到2024年电子烟市场份额有望从4.2%提升至9.3%。根据思摩尔招股说明书,预计到2025年电子雾化烟和HNB的使用者数量分别达到8960万人和1900万人。
基于消费习惯、监管政策等原因,我国电子烟的渗透率较低。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电子雾化烟渗透率约为4%,其中英国和美国分别以10%和8%左右的渗透率位居前二,而我国2.87亿烟民,电子烟用户仅340万,渗透率1.2%。
而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电子烟行业的格局或将迎来革新。2019年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及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通告,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线上店铺并下架相关产品;2021年3月2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稿显示,在《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附则中增加一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安信证券认为,政策监管一体两面,虽然当前是抑制电子烟市场发展的核心风险,长远好处是加速品牌格局集中化。我国拥有明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而电子烟作为新型品种,尚处于市场和监管政策的探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