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节后连续回调,市场也在高度关注机构最新动向,“抱团瓦解”、“抱团加强”类似的争论不断出现,到底实际的情况如何呢?
作为跟踪机构买卖情况的一个重要视角,记者通过梳理大宗交易及龙虎榜机构席位买卖情况发现,伴随A股整体估值水平的提升,今年以来龙虎榜机构席位成交金额飙升明显,大宗交易机构席位买卖金额处于高位水平,机构调仓迹象明显,而从资金的流向来看,机构席位依然在净买入。
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龙虎榜机构席位和大宗交易机构席位买卖总金额分别达848.77亿元和481.81亿元,占去年全年买卖总额的25.24%和18.33%,较去年1月和2月总和增长118.68%和90.24%。其中,龙虎榜机构席位和大宗交易机构席位已经累计净买入52.31亿元和182.12亿元。
对于机构的动向,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出现分歧的主要是因为部分个股估值提升后,业绩能否匹配存疑。另外,关于机构抱团的现象,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机构投资模式类似,A股也会逐步与国际接轨,机构抱团或将成为常态。
沪深交易所每日盘后公布的龙虎榜数据是观察市场连续竞价期间资金买卖的一个重要渠道,主要针对当天股市中异动的股票,如涨跌幅、换手率、成交量处于市场相对的高位的个股,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市场异动股票的情况。
这其中,交易所公布的龙虎榜信息里的机构席位主要包括基金专用席位、券商自营专用席位、社保专用席位、券商理财专用席位、保险机构专用席位、保险机构租用席位、QFII专用席位等机构投资者买卖证券的专用通道和席位等。另外,机构专用席位并非专指某个具体的席位,它其实是若干子席位的统称和汇总。通过对机构专用席位的监测,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其资金的最新动态。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龙虎榜上频频出现机构席位的买卖情况,买卖成交金额也突然放大。今年1月,龙虎榜机构席位单月买入269亿元,卖出232.32亿元,单月买入、卖出金额均创2020年8月以来新高,环比2020年12月分别增加122.96%和62.67%。
2月以来,龙虎榜机构席位成交依然活跃,尽管有春节间期,但截至24日,单月买入和卖出金额分别达203.7亿元和195.16亿元。
成交在放大,可以大致推测机构席位大概率在调整自己的持仓,而从资金流向来看,机构席位仍呈现净流入态势。今年以来,截至2月24,龙虎榜机构席位累计净买入36.67亿元和8.54亿元,占 2020年全年净买入金额的31.2%。
大宗交易同样是观察机构席位资金动向的一个重要窗口。据交易所规定,A 股市场的大宗交易单笔交易数量不低于3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200万元。
今年以来,机构席位通过大宗交易买卖金额较2020年11月和12月有所回落,但拉长时间来看,机构席位大宗交易依然活跃。
具体来看,今年1月,机构席位通过大宗交易买入186.14亿元,较2020年12月减少近100亿元,卖出107.38亿元,2020年以来,连续两个月卖出金额超过百亿。2月,大宗交易机构席位依然活跃,截至24日,累计买入150.84亿元,尽管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以目前的平均成交金额推算,2月整月买入金额有望与1月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大宗交易机构席位自2月起卖出金额骤降,截至目前累计卖出46.51亿元,属2020年以来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