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科创板公司贡献较大比例。科创板运行将满一年,首批科创板的首发股、机构配售以及战略配售均将面临集中兑现。7月迎来解禁压力的集中释放,单月解禁规模达1690亿元,占全年解禁比重达37.24%。
不过目前来看,7月迎来最大解禁规模的并非科创板公司,而是医药行业的大参林。届时公司上市满三年,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迎来解禁,解禁市值约450亿元。
对于市场来说,解禁并非影响股价的决定因素。“解禁和股价表现没有直接关系,从历史数据来看,解禁规模高反而大盘上涨的概率更大。所以在解禁高峰,大盘不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即便有大股东资金流出,也可能会有外资等其他资金的流入。”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昊认为。
让投资者感到压力的,是解禁之后是否会遭股东减持的不确定性。
日前,百元科技股汇顶科技遭股东减持1161.99万股,套现约27.95亿元。兆易创新、三安光电均发布国家大基金减持计划;诚迈科技披露减持计划涉及金额达15.38亿元。无一例外,公司股价均发生波动。
而本月解禁的名单中,卓胜微、宁德时代、兆易创新、聚辰股份、芯源微等,均是市场炙手可热的科技股。兆易创新、宁德时代年内累计涨幅近50%,芯源微累计涨幅达56%。
“就个股来说,解禁对一些明星科技股可能存在压力。因为自去年以来,科技股表现亮眼,股价处在高位,部分资金可能有意愿高位套现,明星个股有减持压力在。”陈昊说,“然而股价压力还要结合基本面、抛售价格等,不能纯粹观察资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如果一些明星个股基本面过硬,虽然会有压力,但之后还是会往上走,但如果基本面没有那么强,可能会有比较明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