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算备付金比例由20%降至18%,券商行业再迎利好!其实,近期券商行业可谓是利好不断,二级市场上,券商股也逞王者归来之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深化的推进,券商作为市场核心参与者,行业政策空间已经打开,券商股有望成为行情的领跑者。
12月2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在发布会上表示,经履行向证监会报告程序,中国结算于2019年12月20日发布修订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此次修订主要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收取比例由20%降至18%。
公开信息显示,最早的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是中国结算于2004年以通知形式发布,直至2008年10月,中国结算发布《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11年后,该办法迎来首次修订,《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2019年征求意见稿)》于11月15日发布,从征求意见至正式实施,仅用了一个月零五天。
对于结算备付金比例由20%降至18%,业内解读此修订相当于为券商业的变相“降准”。据中航证券分析师测算,此次调整涉及近3000亿元资金,能够为上市券商节省260亿左右流动资金,占上市券商货币资金类资产(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的 1.57%,利好券商利息收入。
数据显示,上市券商的结算备付金总体规模近2897.35亿元。其中,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广发证券(000776)、国泰君安(601211)、招商证券(600999)、海通证券(600837)等头部券商的结算备付金规模靠前。中信证券结算备付金总最高,超过3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12月23日,即今天,沪深300ETF期权合约正式在沪深交易所挂牌。同日,中金所也将上市交易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分析认为,业内人士认为,沪深300ETF期权的上市,将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股票市场投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增加券商业务收入。
事实上,8月份以来,券商行业利好不断:8月7日,监管宣布下调转融通费率80个基点;8月9日,沪深两市两融标的股票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同时取消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同样一天,券商风控指标计算标准出炉,允许券商加杠杆。9月10,证监会公开“资本市场改革12条”。11月8日,证监会表示将扩大股票股指期权试点工作,沪深300股指期权和ETF期权获批;11月29日,监管层表态打造航母级券商。
在政策性利好不断的刺激下,近期券商股表现不俗。上周,南京证券(601990)大涨42.52%,浙商证券(601878)、华安证券(600909)、方正证券(601901)、东兴证券(601198)、中信建投(601066)也涨超过10%。此外,天风证券(601162)、财通证券(601108)、华西证券等涨幅超过9%。
东莞证券分析师许建锋认为,多重积极因素共振推动本轮券商板块上涨,其持续性在于北上资金净流入的延续性。政策面上,2019年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频出,本轮改革不仅增厚券商业绩,更在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入并留住中长期资金,提升股权融资规模,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活跃度。资金面方面,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外资看多A股信号明显,叠加近日A股成交额明显放大,投资者产生市场向好预期,是本轮券商上行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