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年内多家公司“离场” 市场“新陈代谢”步入常态化
2019-11-19 9:58:49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年内已有多家公司“离场”,A股市场“新陈代谢”步入常态化。根据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7家公司通过多种渠道退市,创出历史新高。具体来看,有的因股价低于面值而被退市、有的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还有的因公司被吸收合并等。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发展的角度看,合理安排上市企业退市,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体现。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措施较多,且收效良好。作为增量改革,科创板实施“最严格退市制度”,增加了市场中企业的“流动性”,使资金真正流向高质量的新兴实体。考虑到科创板的战略意义在于为存量市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改革经验,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将逐渐走向市场化、常态化、法治化。

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研究官朱振鑫对记者表示,退市企业越来越多会成为一个趋势。过去A股公司普遍退市较少,近10年平均退市率仅0.14%左右,而随着注册制试点的逐渐铺开,未来退市企业会越来越多,资本市场也会有进有出更加健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增了多种退市形式。其中面值退市和重组退市成为主要退市方式。

在陈雳看来,对于上市公司的“面值退市”,需理性看待。一方面,简要探寻部分企业退市的原因不难发现,除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外,少数企业存在“不务正业”的问题,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另一方面,相比于强制退市,“面值退市”更突出市场选择,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监管层改革收效、投资者回归理性,中长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记者表示,面值退市占比越来越高,一方面说明投资者更加理性,不再热衷于炒壳,濒临退市的烂公司的壳价值不再被市场所追捧,因面值低于1元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说明监管趋紧,严禁炒作式重组、忽悠式重组等,对运作低价股的重组手法产生了较强的震慑作用。

在谈及于退市常态化过程中应完善哪些措施时,陈雳认为,当前,我国退市制度走向多元化,除面值退市、强制退市外,并购重组也已站上舞台,疏通并购重组渠道,提高重组的审核效率是完善退市制度的重要选项之一。

“此外,在完善退市制度的过程中,需同步探索完善投资者的补偿机制,对退市公司投资者的权益实现最大程度的保护。”陈雳说。

何南野建议,一是建立更加明确清晰可执行的退市制度和退市流程,让退市成为常态化的资本市场监管措施。二是加强退市制度的贯彻,让市场主体对退市有明确的预期和认识,从而减少重组退市炒作和其他不理性行为,使资本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三是加强退市法制建设,对退市过程中所涉及的投资者权益保护等重要问题予以明确的法律责任界定。四是加强对退市的监管,防范因退市而产生的违法违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相关内容:
周一,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沪指成功收复2900点关口。沉寂许久的券商板块早盘发力,成为...
2019-11-19 9:52:45
今年“双11”又产生了新流量。淘宝直播成为今年“双11”新的消费方式,数据显示,今年“...
2019-11-19 9:50:32
A股近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行业分化,消费科技医药板块继续强势,而传统周期板块出现持续明...
2019-11-19 9:47:05
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国企改革进入关键历史时期。记者日前从国资委获悉,国资委正会同有...
2019-11-19 9:45:37
“本次测试并不涉及减持规则的变动,目前减持规则并无调整。”11月18日,记者从券商处获...
2019-11-19 9:42:38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