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早盘,科创板股票容百科技股价低开后,盘中一度下跌至25.60元/股,跌破发行价(26.62元/股),成为继昊海生科和久日新材后,第三只破发的科创板股票。
破发缘于定价高
11月6日,科创板首现破发。当日,上市6天的昊海生科开盘即跌破89.23元/股的发行价,报88.53元/股,成为首只盘中跌破发行价的科创板个股。而11月5日才上市的久日新材,盘中最低下探至66.01元/股,跌破66.68元的发行价。截至当日收盘,久日新材收于66.35元/股,成为首只收盘破发的科创板个股。值得关注的是,久日新材上市首日涨幅仅6.42%。
11月7日,容百科技盘中破发,并创下25.6元/股的最低价。值得一提的是,容百科技当日还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其对比克动力的逾期账款及已到期未兑付汇票合计20640.43万元,存在无法回收的风险。
“科创板新股破发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记者表示,“一方面,科创板开市之初,企业与投资机构等热情较高,在高度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下,个股估值和发行价偏高。另一方面,科创板发展非常迅速,二级市场的情绪从热情高涨很快过渡到相对平稳成熟的阶段,对企业的基本面及估值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需加强基本面研究
其实,新股破发在A股市场并非新鲜事,但在上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23倍发行市盈率的“红线”令新股破发现象大幅减少。因此,科创板连续出现3只破发个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实行市场化发行机制,打破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在此背景下,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个股破发实属正常,且未来破发还会逐渐常态化。事实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港股市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接近15%。
“不过,科创板个股破发对一级市场的定价将起到反向指导和借鉴作用,未来发行定价将更加理性。同时,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硬科技’企业逐渐增多,未来大面积破发的概率不大。”付立春强调。
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首批新股上市首日,25只个股平均涨幅达到139.55%。而11月5日扎堆上市的5只科创板新股,平均涨幅仅为55.28%,打新收益明显“缩水”。
“当前科创板明显处于‘杀估值’阶段,市场炒作热情疲弱,对打新收益不乐观。”某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科创板企业的投资回报取决于其成长性和估值定价,投资者应谨慎为宜,加强对企业基本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