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具体的经营分析栏目中,为了强调年报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深交所强调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章节在年报中的重要性,目前来看这一重要章节的设置,获得了大量投资者的认同。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的披露情况看,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章节的信息披露有效性不断增强。
具体来看,一是对全年经营情况和重点工作“娓娓道来”。如某家电龙头企业,公司对2018年主要产品品类自主研发、产品技术及市场表现、销售渠道变革转型、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全球业务布局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
二是更加务实地披露未来发展愿景。如某地产行业领军企业,公司2019年经营计划并没有泛泛提及愿景,而是落实到计划实现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和签约销售金额等具体目标。
三是注重年报中的风险提示,“报喜”也“报忧”。上市公司能够更加充分地对其未来可能面对的竞争格局及各类风险进行专项说明。
如某证券公司便结合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等情况在年报中对公司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七项风险及公司的应对措施均予以详细说明,并对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公司的影响情况进行定量说明,为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提供便利。
强化社会责任披露
在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的同时,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增长,披露质量不断提高,披露《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家数不断增长。
据统计,2015年年报共有300家深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6年、2017年,这一数字分别增长至319家、337家。截至2019年4月29日,已有超过330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某新能源汽车公司在2018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列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企业经营与管理、员工关怀与保障、环境保护与绿色运营、公益慈善五个章节,在员工关怀与保障方面,该公司积极推行平等就业及员工本地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年均晋升比例维持在23%左右,并设立了专项医疗基金为患病员工提供医疗资金支援,为有效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提供了良好范例。
除单独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外,深交所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重要事项”章节设立“社会责任情况”,鼓励上市公司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情况、与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相关的具体情况进行披露。
据统计,2017年度深市共计39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扶贫信息,占公司总数的18.57%,累计投入扶贫资金及物资折款总金额达138.22亿元,帮助贫困人口超过33万。
2018年,已有多家公司在年度报告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扶贫信息,如某电商龙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助力精准扶贫,创新性地推出电商扶贫实训店,同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收入群体举办各类电商培训,培训场次已达2.5万次,共有40万人次参与,消除了贫困地区资源限制,开辟了“互联网+扶贫”新道路。
在环保信息披露方面,2018年,深交所严肃处理了多家环境信息披露违规公司,并在定期报告备忘录中进一步细化上市公司环保信息的披露要求。
与此同时,深交所展开系统筛查,如上市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属于环保部门监控的重点排污单位,督促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在年度报告或临时公告中充分披露环境保护信息。
从2018年年报披露情况看,公司披露环保信息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披露效果得到提升。如某纸业制品上市公司,公司2018年年报对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自行监测方案等进行了充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