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A股截至收盘,近1300只个股跌幅在5%以上,超300只个股跌停。
此前一周,A股已连续调整五天,而今个股再度大面积下杀,究竟是何缘由?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流动性预期变化是市场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4月29日6只科创板基金集体发行,也造成了一定抽水效应。
考虑到类似预期的变化对A股历史影响程度,不少机构认为市场短期内将维持震荡调整的主基调。据了解,部分机构由于预期二季度市场调整可能性较大,近期已有所减仓。
恐慌杀跌
超300只个股跌停,这样的一幕令不少A股投资者颇感“恐慌”。
4月29日开盘不久,券商板块即遭攻陷,数只券商股跌停。随后,前期强势股全线大跌,带动指数向下。尽管盘中三大主要指数一度在上证50等蓝筹板块的护盘下震荡拉升,但最终还是因抛压太大,再度大幅跳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77%报3062.5点;深成指跌1.62%报9622.49点;创业板指深跌2.55%报1616.62点,中小个股成为“重灾区”。
大跌因何而来?流动性预期的改变或仍是主要因素。
29日,深圳一位权益基金经理张平(化名)向记者分析指出,“政治局会议之后,市场流动性预期变化,市场自上周开始下跌,并且在上周四、周五确认了破位,再加上今天科创板基金认购抽水,所以引发了中小股票的恐慌杀跌。”
张平解释称,“认购科创板基金的资金应该还是以场内中小股民的钱居多,而今天下杀幅度比较大的都是一些中小股票,包括券商也是散户比较爱拿的票,两者间有明显关联。之前6只战略配售基金发行时,市场表现也不好,今天情况与之相似。当然,今天大跌的最主要矛盾还是流动性预期的变化。”
据记者综合各方渠道消息统计,4月29日发行的6只科创板主题基金合计吸金或超900亿元,其中多只基金募集超200亿。若将上周五发行的易方达科技创新纳入统计,首批7只科创板基金的总募资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巨大的募集量确实难免令人联想到“抽血效应”。
实际上,对于今日市场进一步调整,并非极为“超预期”之事,多家机构均有相关判断。
“短期市场存在调整压力”,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4月29日分析称,“近期三大担忧导致市场情绪出现变化:一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市场担忧经济政策出现大幅转向;二是美国经济预期修正吸引全球资金抽离新兴市场,回流美国;三是公募基金一季报股票持仓较高引发担忧。短期来看,快速证伪上述担忧因素的难度较大,市场短期可能维持惯性调整的走势。”
另据记者了解,部分机构由于预期二季度市场调整可能性较大,近期已有所减仓。
4月29日,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我们内部对二季度的策略分两方面:一是绝对收益型的基金在短期(1-3个月)内应该兑现收益,及时减仓,但中期(6-12个月)维持标配;二是相对收益型的基金短期内维持标配,仓位保持不变。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二季度持续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大。”
来自多家机构测算的公募基金仓位数据均显示,近期公募股票仓位有所下滑。据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测算,公募权益型基金仓位已从4月初的80%回落到75.5%,所处历史分位是70%左右。
中期看好
在市场恐慌下跌之际,有部分机构人士认为应采取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