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3家科创板上市申请企业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和答复内容,在上交所官网披露。
记者注意到,微芯生物的回复,距离上交所发出问询只有两周的时间:3月27日,上交所受理微芯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4月9日,上交所对公司发出问询,4月23日,上交所公布对公司的问询内容和企业的回复情况。
另外,晶晨股份3月22日受理,4月4日问询,4月23日回复;睿创微纳3月22日受理,3月29日问询,4月23日回复。
对于问询内容,上交所相关人士介绍,与全面审核以及招股说明书的质量现状相对应,首轮问询的问题数量相对多一点,目前平均每家40余个问题,每个问题中,还包括多个问题点。
而从上述三家公司的问询情况来看,记者注意到共涉及问题152个,回复字数超过50万字。而在业界看来,问询、回复全公开,这是监管的一大进步。
受理90家企业申请 72家发出首轮问询
3月18日,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系统正式开始接受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3月22日,上交所作出首批9家企业的受理决定。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月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按照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基本要求,对发行人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认真审核。截至4月23日,共计受理企业申请90家,已发出首轮问询72家。
从受理情况看,科创板申报企业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行业较为集中。总体上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32家,生物医药21家,高端装备17家,新材料10家。
二是能够反映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整体现状。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大多处于爬坡过坎阶段,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科技创新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的企业多,处于领跑阶段特别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少。申报企业中不乏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细分行业龙头,技术水平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是申报企业总体上具备较强的科创属性。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研发投入远超过境内市场其他板块,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18年)为例,受理的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1%,最高的达56%,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达到33%。
四是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受理的科创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为42%,超过50%的有22家,其中超过100%的有7家;最近一年,平均净利润1.23亿元,最高的为37.17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为做好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工作,上交所进一步充实了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的力量,从所内相关业务部门抽调具备IPO审核、上市公司监管等方面经验的会计、法律专业人员,承担审核工作。试点初期,为保障审核质量,提高审核效率,证监会发行部与上交所还建立联合审核机制,选派了数名经验丰富的监管干部到上交所挂职,指导和参与审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