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亏10亿、20亿元,甚至50亿、70亿元,最近一段时间,业绩预告期似乎成了“地雷爆发期”。
只有坏消息吗?并非如此。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确实有200多家公司受到商誉减值的影响,部分公司减值金额较大,但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近2500家上市公司中,也有600多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增幅下限超过50%,一些优质公司成长良好。整体来看,预增、略增、扭亏、续盈等预喜的比例仍占到62%,增长仍是主流。
以沪市为例,至1月31日业绩预告截止日,有近550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预盈公司约310家,预减公司约130家,预亏公司约110家。扣除本次预亏的公司,沪市仍有1350家左右实现盈利,占比90%以上。总体看,2018年上市公司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预亏预减公司相较上年有所增加,但整体业绩仍然保持平稳。
逾600家公司预增超过五成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至1月31日,两市合计有2473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占到目前上市公司总数的68.7%。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602家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增幅超过50%,预计净利润增幅超过30%的公司达到789家,占到样本总数的32%。
东方新星以59倍至62倍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成为两市的业绩“预增王”。公司1月22日公告,预计其2018年净利润可达6.62亿元至6.92亿元,而公司此前在三季报中披露的预计情况仅为盈利1430万元至1970万元。回查公告可知,通过置入奥赛康资产,公司2018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据了解,此次借壳上市的奥赛康是国内消化类化药制药龙头,目前市场份额国内排名靠前。
中科新材、国际医学、海航投资、三特索道、沙河股份、鲁亿通、山西焦化等20多家公司预计2018年利润增幅在10倍以上。以鲁亿通为例,公司日前预告2018年盈利4.5亿元至4.6亿元,同比增长约15倍。据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运营稳定,各项业务持续向好发展,公司成功收购广东昇辉电子,标的公司收入、净利润方面保持较快的增长,且与公司业务协同、相互带动,导致业绩较上年大幅增长。
此外,主业成长与新业务开发,让多家公司逆势取得巨大突破。如濮耐股份,受益于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增加所带来的利润增长,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盈利将有950%至1000%的增长。
从通常的统计角度来看,2473家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614家公司预增,562家公司预告略增,154家公司预告扭亏,206家公司预告续盈,预喜的整体比例约62%。
优势企业成长性依然突出
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也带动一批企业实现业绩腾飞。圣农发展日前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将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修为15亿元至15.3亿元,同比增长376%至386%。公司称,一方面,肉鸡市场供给的紧缺,使得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超出先前预期,业绩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提高管理效率,管控成本与费用,使整体效益显著提升。
智飞生物也交出了一份“净利润同比上升223%至252%”的业绩预告。公司披露,预计2018年将实现净利润13.96亿元至15.22亿元。对此,公司归因于“狠抓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推广等工作”。具体来看,公司以AC-Hib三联疫苗为代表的自主产品销售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以HPV疫苗为代表的代理产品陆续在各省级单位中标、销售,且销量稳步上升。
上市公司对研发、成本管理等“内功”的修炼,也让其2018年业绩走出“漂亮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