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两旺 , 销售增长明显。近期在锂电池概念股强势走高的带动下,新源汽车产业链再度活跃,资金流入明显。其中,科力远、川环科技、盾安环境三股强势涨停。
有分析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持续提升、成本不断优化,其经济性日益凸显,新车型陆续上市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充电桩:企业盈利逐步好转
充电桩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充电运营企业盈利已开始逐步改善。可以看到,2018年全年特锐德自营和非自营充电桩合计充电量达到11.3亿度,较2017年增长157%。2018年7月,特锐德董事长表示,日充电量达到340万度,部分进入盈利轨道,但仍有不少企业出现亏损。东方证券分析师卢日鑫分析指出,最关键因素是充电桩的利用率低下,回本周期长。但从头部企业看到了充电桩运营盈利的可能,庞大的保有量将大幅提升充电桩利用率,未来充电运营企业的盈利将得到显著改善。
政策层面来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台,电动汽车桩车比接近1:1。行业人士表示,按照1座充电站平均投资300万元、1台充电桩平均投资1.1万元来估算,到2020年市场空间近千亿。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韩启明指出,国内充电桩市场空间巨大,民营企业有望从中短期的海量工程和设备订单中获利,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易事特、科士达、万马股份、中恒电气、和顺电气。
2、整车制造:重点挖掘有竞争力龙头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7.0万辆、125.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9.9%和61.7%。
民生证券分析师杨睿指出,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高增长,同比增速均在60%左右,行业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销量均突破百万辆,为新能源汽车高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新能源商用车最后一个月销量环比大幅提升,全年累计销量高于产量。在全球电动化趋势不断扩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将持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具备技术、成本、渠道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显著受益。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需达500万辆,这意味着在未来2年多的时间里,国内新能源车产销还有数倍的提升空间。虽然完成这一既定目标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对于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来说,产销大幅提升将将进一步刺激销售规模的增长。
从整车制造企业来看,具有长期竞争力龙头公司是重点挖掘的个股。从行业趋势来看,客车行业的寡头竞争趋势正在快速形成,宇通客车与金龙汽车估值都在13倍水平,具有一定反弹空间。乘用车看好上汽集团、比亚迪,在新产品周期的推动下,爆款车型的良好销售预期将成为主要看点。
3、锂电池:核心部件迎来发展良机
2018年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8.96GWh,同比增长28.8%,宁德时代稳居第一 ; 1-11 月累计装机43.7GWh,同比增长76.8%。市场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日益受到市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