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显示,近期外资流入A股步伐加快。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四季报显示,外资持股动向与公募基金存在差异。对此,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受考核周期、宏观预期等因素影响。
低估值推动外资涌入
2019年初,北上资金加速流入。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陆股通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6819.5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本月以来净买入398.6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26.01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72.65亿元。开年以来的17个交易日中,仅2个交易日净流出,单日平均净流入达23.45亿元,高于此前水平。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公布的周度报告显示,全球资金加速流入中国内地市场相关股票型基金,规模为5.7亿美元,远高于此前一周的1.3亿美元。
上海某大型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师王强(化名)表示,开年以来,新兴市场股市都有资金流入,主要原因是全球贸易有所回暖,同时新兴市场的整体估值更加便宜。他表示,外资流入A股的趋势自陆股通开通以来便一直持续。在估值处于底部区间的情况下,外资整体的战略性看多不会改变,预计2019年以来的大幅流入,至少是月度以上级别的看多。
行健资产管理联合创始人及行政总裁颜伟华表示,此次外资流入和此前相比,并不是因为风险偏好提升,更多是经过去年的大幅调整,市场估值水平吸引力增加。而在MSCI指数纳入的背景下,外资未来必须增加对中国的配置,因此,当前便是理想的启动时点。尤其是对拥有超长投资期的养老基金、主权基金等投资者而言,增配中国可能持续未来五至十年。
拔萃投资基金经理金超认为,外资流入一直与全球市场表现呈正相关。2019年以来,美股持续上涨,风险偏好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A股也因此受益。而在MSCI确定将A股的纳入比例由5%提升到20%前,将有主动跟踪产品提前跑步入场。
在外资布局方向上,颜伟华表示,目前看来,外资流入A股主要通过投资指数成份股和ETF等指数基金的形式进行。这些方式在投资中国的起步时段合理,执行也简单。但往后很可能在优化投资组合时,逐步将一部分资金转移至主动管理策略中,尤其可能倾向着重投资基本面优秀企业的价值型投资策略。金超表示,今年流入A股的外资将有4000-6000亿元规模。按240个交易日来算,日均20亿元左右,对蓝筹股和白马股的股价将形成一定支撑。
“接盘”部分公募持仓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2018年四季报,北上资金持股动向与公募基金有所差异。
以白酒股为例,据天相投顾数据,公募基金2018年四季度对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个股大幅减持达263.6亿元,同期北上资金大幅增持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个股。具体来看,公募基金四季度大幅减持贵州茅台达111.4亿元,对五粮液的减持市值也达到49.9亿元。洋河股份、顺鑫农业、古井贡酒也分别被减持26.5亿元、23.3亿元、22.0亿元。此外,对泸州老窖和口子窖也分别减持16.7亿元和13.8亿元。上述个股均位列四季度减持榜前50名。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北上资金2018年四季度增持贵州茅台439万股,增持五粮液2902万股,增持洋河股份36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