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的推进速度体现了改革的迫切。
11月5日,科创板设立的消息在进博会上横空出世。时隔79天后,也就是1月23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这也意味着科创板制度建设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
记者了解到,会议对科创板和注册制有三句重要的表述,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稳步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
上述三句话分别阐述清楚了顶层设计中对科创板的定位、功能以及制度框架的安排,一定程度上读懂这三句话也就对科创板有了清晰的认知。
定位改革服务科创
“在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通过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方案出乎市场的意料,此前都以为国务院层面通过就可以了,这也可以看出科创板在资本市场改革中的重要性。”北京地区一家大型券商投行条线的负责人23日晚间指出。
正如该人士所讲,此次会议级别之高,也直接体现了科创板在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23日晚间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科创板的推进在最高层优先加速。
他告诉记者:“科创板的总体实施方案是在‘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诸多重要文件中首先审议通过的。个人认为,这表明科创板的决策层次之高、优先级别之高,在资本甚至金融领域可能都史无前例。不同于创业板、新三板等的程序,预计科创板的进程会大幅提速,科创板总体方案、实施意见可能近期即可公布,落地实施指日可待。”
对于科创板改革的定位,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接受采访时称:“科创板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中国改开40年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增量改革’,由此再到‘存量改革’。预计决策层将从‘增量改革’思路出发,建立新的市场板块作为改革试验田,试点注册制并建立有效的隔离机制。”
另外对于会议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日前上交所也给出了具体行业对标。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上交所将优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技术服务这五大领域。
另外,券商推荐的企业也需要满足四大要求: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突破国际封锁;二是相关技术是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于其技术;三是具有成熟的研发体系、研发团队;四是具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监管层是有决心将科创板真正做成服务科创企业的资本市场板块的,很多政策以及制度的创新都将倾斜在这些企业上,因此对企业是否是真科创企业将会有严格筛选和界定。”观智投资投资总监姜玉蕴23日晚同记者交流时指出。
制度雏形已现
尽管今日会议通过的两项文件尚未发布,但根据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层释放的消息,科创板的制度雏形已经显现。
今日会议指出,要稳步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