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回顾近期监管层释放的信息,涉及制度框架的落脚点也都在注册制,信息披露以及退市等方面。
首先是注册制的问题,即注册制下将应该有怎样的审核理念。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在近期出席活动时便透露:“不管是注册制还是核准制,无非是政府和市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或者扮演的角色有什么不一样。但注册制不是不审了,还是要审的,要看这个公司经营的业务跟社会传统道德是否一致。”
他进一步补充到:“注册制下,只需要判断公司信息的真实性、完全性、准确性。同时,科创板在要求企业进行充分风险揭示的情况下,会减少其他常规性的、对价格影响不大的信息的披露力度,减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
企业上市审核中还有一项核心要素即是审核方式,记者了解到,科创板也将通过试点注册制试行全新的审核方式。上交所未来试行注册制会将发行上市标准程序流程全部公开,企业在网上提交申请文件后,除规定见面会以外,不用到交易所来,全部在网上电子化的流程进行。
“交易所将通过不停问询,使公司的信息披露达到‘三性’要求,然后所有问题和反馈全部在网上公开,让投资者进行判断,或者可以提问。”一位接近交易所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市场绝大部分注意力都聚焦在科创板准入门槛和上市标准上,也就是企业的“进”。但事实上,承担了资本市场多项实验性政策的科创板,其退出机制也是未来影响市场,甚至影响主板市场的重要一环,今日的会议上也提到了退市这一基础制度的改革要在科创板上有所突破。
对于退市制度,施东辉表示:“科创板将有严格的退市条件,比如说在上市公司有违纪违规现象,有重大虚假信息披露了,你就得退市;如果企业经营每况愈下,原来的上市标准满足不了也得退市。”可以看到,科创板的退市制度将会更严格,同时在设立之初科创板就将会坚持退市常态化。
付立春便指出:“退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创板对退市的标准可能会更高,更为具体,退市的比例比现有A股要高很多,因为注册制意味着只要是内容形式合规都可以上市的,不需要排队和更高的门槛。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是一个匹配关系,就像美国的资本市场,每年的退市率都是非常高的,可以维持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退市制度和注册制度一个是进入市场化,一个是退出市场化。”
除此之外,在交易环节也将会有巨大变化,尤其是涨停限制,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近两周便数次表示,科创板或将不会设定涨跌停板限制。
“我们预期在二级市场交易环节规则方面,科创板长期应当与成熟市场接轨,实行T+0、无涨跌限制、熔断机制、放开杠杆等的交易制度,以保持二级市场相对的活力与效率。初期在交易层面可在上交所现有制度上增加科创板的制度,执行T+1制度,保留涨跌幅限制,但涨跌幅限制或适当提高至20%,并允许适当加杠杆。”前述券商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