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12月外汇储备30727亿美元,比11月份环比增加110.03亿美元,升幅为0.3%,比11月份升幅有所扩大。中国外汇储备虽然较去年末有所减少,但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黄金储备方面,去年12月份央行增持近10吨黄金。分析称,由于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外汇储备升幅增大
增持近10吨黄金
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上看,中国外汇储备在7月开始连降三个月后,自11月开始连续第二个月出现环比回升,而且升幅有所上涨。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27亿美元,升幅为0.4%,而11月环比10月的增幅为0.3%。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外汇储备相比2017年末减少672.37亿美元。此外,2018年末中国黄金储备为5956万盎司,此前已连续26个月维持在5924万盎司。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2018年12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表示,年末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汇率小幅上升,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有所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回升。
此外,去年12月份央行突然增持近10吨黄金,这一变化引起广泛关注。
其实,近几年以来,多国央行和部分国际组织也一直在增加战略黄金储备。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球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趋势正在继续。比如,目前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已由10月的2036.2吨增至2066.2吨,再创新高,而自本世纪初至今,俄央行黄金储备已增加500%,同时,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埃及、印度、土耳其、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等多国央行也开始于2018年上半年纷纷进场买入黄金。
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变
储备资产将更为多元化
“2018年全年来看,外汇储备规模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王春英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币汇率及市场预期总体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和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王春英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但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韧性和巨大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有条件抵御外部冲击和市场波动,保持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央行行长易纲近期表示,2018年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此前指出,外汇储备规模是发达国家衡量我国风险的重要指标,外储如果持续下降会引发市场对我国外汇储备充足性、对外偿付性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担忧。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实际值超过3万亿美元,我国金融机构和居民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境外资产,足以应对国际收支、外债兑付和居民跨境资产配置的需要。因此,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