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岁末年初,就到了A股市场各类ST公司争相秀出保命技巧的时间。
*ST藏旅(600749.SH)1月3日公告称,拟接受股东西藏国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风文化”)1.65亿元财务资助,并称此举将缓解公司流动资金进展的问题。
一天前,*ST天业披露,已与35家债权人达成债务和解,涉及资金超过12亿元,并称豁免的债务将计入2018年度损益表,对去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也有*ST个股提前宣布年度保壳计划的破产。*ST皇台(000995.SZ)最新表示,由于仍未能收到股东支付的1.57亿元转让款,2018年保净利润为正、保净资产为正的“双保”目标已不能实现。
数据显示,目前A股58只*ST股中,仍有11家存在全年无法扭亏为盈,从而最终保壳失败的可能。
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2018年以来,随着监管部门对“粉饰业绩”行为的从严监管,以及退市制度不断完善,*ST股想要依赖资产转让等方式实现保壳已越来越难。
保壳“喜与忧”
据*ST藏旅披露,公司曾获国风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合计2.85亿元、原定去年底到期的两笔借款,后来则通过与国风文化签署债权转让协议,国风文化成为了最终的债权人。
*ST藏旅称,目前已归还国风文化1.2亿元借款,但其余1.65亿元将作为国风文化提供给公司的财务资助,借款期限延长至今年6月30日。
“能够有效缓解公司目前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补充公司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有利于公司经营业务的发展,对生产经营将产生积极影响。”*ST藏旅方面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28.25万元,但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2089万元。
与*ST藏旅相比,*ST天业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在2018年最后一天,*ST天业董事会通过决议,与35方债权人分别签署债务和解协议,涉及债务共计12.03亿元。
1月3日,*ST天业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债务和解方案是基于公司现状、与债权人公投情况及前期债务和解情况基础上制定的,债务和解后能够减轻公司债务负担,优化债务结构,有利于促进公司发展。
但对于债务和解能否使*ST天业实现2018年度扭亏为赢,并避免暂停上市,上述内部人士仅表示具体将以年审会计师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数据显示,目前*ST天业与债权人之间涉及的债权本金合计则约46亿元;至去年三季报,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达到10.02亿元,且三季报遭董事会四位成员(其中三位为独董)的弃权应对。
与上述两家公司相比,*ST皇台则成为今年首家披露去年业绩扭亏无望的A股公司。
由于大股东未能在2018年12月31日前将1.57亿元股权转让款打入指定账户,*ST皇台于1月2日晚已明确表示年初制定的“双保”目标无法完成,从而大概率在披露2018年年报后被暂停上市。
“2018年受宏观经济周期,和金融政策调整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加剧,经营业绩波动比较常见。对于原本就连年亏损的*ST企业来说,受影响程度也更深。”1月3日,北京一家私募机构高管说。
保壳举措遭严监管
2018年无法实现保壳目标的A股公司,也许远非*ST皇台一家。
数据统计,目前58家*ST中,去年三季度末仍业绩亏损的达到28家,其中3家亏损金额在10亿元以上,18家亏损金额超过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