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目前正处于政策冲击期,且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因此短期内对于医药板块较为谨慎。同时,医药行业估值将进一步分化,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公司将领先走出冲击期。”
他还表示,带量采购的背景是医保控费,目标是把资源集中在有效的药品研发上,这会让整个仿制药板块的估值体系下移,从成长股变回周期股。
目前公司对医药板块正处于观察期,但此间不会放松对医药行业的研究和跟踪,期待通过鼓励创新走出冲击期的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