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期来看,美股的大跌对A股市场的走势不一定是坏事。一方面,美股的大跌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从美股获利了结流到A股这一低估值的市场,这也是今年以来外资大量流入A股的一个原因。”杨德龙说。与此同时,2019年MSCI明晟拟在2019年将A股在其全球基准指数中的权重由5%提高至20%;富时罗素指数公司也将于2019年中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李大霄也表示,A股尚处于开放的初期阶段,对外资来说相当于一块“处女地”,2019年很可能会有更大规模的外资流入。
国内各项利好政策也有望在2019年得到落地。2018年,国内先后出台了减税和支持民营经济的金融措施,在支持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方面,如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比,鼓励设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调动更多理财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此外,各地方养老金持续增加委托社保基金的投资规模,保险资金可以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的方式投资优质上市公司等。
上海雷根总经理李金龙表示,减税降费在企业盈利层面有一定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同时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并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望解决资金层面的问题。严凯文也认为,当前A股的行情完全具备逐步“走牛”的条件,政策预期是行情边际变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过政策在落实和推进中可能将会面临一定的难度。
蓝筹股和中小创谁更有机会?
虽然各机构人士普遍认为2019年将大概率上涨,但同时必须承认的是2019年更多是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股市永远是结构性的,即使处于上涨通道中,依然有人在亏钱,而即使是当前这种市场表现,如果能够提前布局代表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未来牛市就在手中。”杨德龙也认为,现在A股暂不具备“走牛”的基础,但是结构性行情会在2019年体现得比较充分,选股的超额收益也会逐步地体现出来。
回顾过去两年,2017年蓝筹股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倡导下走出结构性行情,2018年初蓝筹股进入调整,创业板的估值优势凸显。但如今看来,无论蓝筹股还是中小创,在2018年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无一幸免。2019年,蓝筹股和中小创谁将更有机会率先反弹?李大霄认为,鉴于明年外资将大规模流入A股,蓝筹股仍将是主流。“外资很多是不了解A股的,而且资金规模较大,一般更愿意‘抓大放小’,购买头部公司的股票,如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认为,蓝筹股仍有一定的补跌空间。如乾明资产总经理李昊庭表示,虽然目前从估值来看,无论是蓝筹股还是中小创都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但蓝筹股由于更容易受经济下行影响,导致营收和利润增长大概率回落,因此具有一定的补跌空间。而中小创在2018年整体市场的大幅下跌以及被动去杠杆导致的崩盘走势,已经提前反映较悲观预期,因此可能会率先反弹。
但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急剧增加,估值回归全覆盖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沙骎认为,机构投资者的视野将越来越聚焦到前10%的头部公司,越来越多的个股或将沦为无人问津的“仙股”,“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外资的同台竞技将促使国内投资者拉长考核周期,更关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财务质量和分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