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20年间,医保基金就像一块“唐僧肉”,骗保不仅屡禁不绝,而且随着覆盖面扩大和待遇提高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但2018年是中国打击骗保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中的一件大事是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而国家医保局握有的“尚方宝剑”之一就是“要通过打击欺诈骗取保障基金的专项行动来擦亮新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牌子”。
在一些地区医保基金已经出现“穿底”的2018年,国家层面大张旗鼓地打击骗保,不仅仅是制止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为了真金白银——通过堵住“跑冒滴漏”的源头来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我国当前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从某种角度看基本上变成了消费购买方医保一家的事。未来,国家医保局需建立的是一套长效的基金监管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在国务院的协调下加强与卫健委的协作,充分调动各级卫健部门监管医疗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个别统筹地区现历年累计赤字
人社部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存13234亿元(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35亿元),个人账户积累6152亿元。
由于我国医保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地区之间难以调剂使用,虽然全国有超过1.3万亿元的结余,但地区之间分布不均。
财政部部长刘昆2018年12月24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表示,我国医保基金可持续压力加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给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2017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分别有一些统筹地区出现当期赤字,个别统筹地区甚至出现历年累计赤字。
第一财经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医保基金出现当期赤字在我国一些地区并不少见,近年来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增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口医保支出占比加大;二是大处方、药品耗材及检查费用加剧支付压力;三是欺诈骗保等行为危及基金安全。
一位地方社保局长曾对一财记者表示,不能小看欺诈骗保所引发的基金流失的数量,他保守估计在他所在的统筹地区,欺诈骗保的资金数量至少要占到每年医保支出的10%。
2018年初,新华社暗访并曝光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骗保黑幕;年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又曝光了辽宁沈阳两家医院花钱雇老年人住院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这两起案件将猖獗的骗保行为再一次凸显在民众面前。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副司长段政明在12月中旬的一个论坛上表示,从全国情况来看,欺诈骗保行为较为普遍,“点多面广链条长、行为隐秘监管难”,可以说是对目前医疗机构、参保人员骗取医保基金的生动写照。
俗话说,贼出百计,医保基金的各利益方为了能啃到这块“唐僧肉”也是费劲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