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驰援资金已在部分行业显效
各地方政府成立纾困基金、证券业协会组织证券公司成立资管计划、银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发行纾困理财产品、各地方政府发行纾困专项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纾困资金总规模约4000亿元,其中地方政府纾困专项资金约1700亿元,券商资管计划及发起的专项基金约1200亿元,险资驰援计划约800亿元,专项债约40亿元。
股权质押行业市值变动与纾困资金驰援企业类型和所属行业有关。
Choice数据显示,9月底至今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阶段的上市公司纾困项目共计83项,涉及65家上市公司。上述公司绝大部分为民企,行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建筑装饰、计算机、医药生物等板块,新兴产业类公司居多。中金公司统计数据则显示,机械、电子、建筑装饰等为获得驰援公司较多行业,占比均超10%。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这些上市公司普遍具备市值小、质押比例较高、杠杆率较高、现金流较差等共性特征,部分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业绩增速不弱。”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分析称。
记者梳理11月公告获得纾困资金的企业名称发现,27家公司中,计算机及电子行业公司占5家,机械设备5家,建筑材料3家,其余还有传媒、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