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是商誉减值的高峰。创业板一方面继续由并购带来利润增量,另一方面则面临高达79亿元的商誉减值。招商证券数据显示,创业板的业绩增速由2016年的34%下降到8.8%。银河证券也表示,中小创的商誉减值占净利润的比重远远高于全部A股和主板,这是2017年中小创业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媒、医药、计算机行业商誉较大
分行业来看,传媒行业商誉占比居全行业首位。据中国银河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传媒、医药、计算机等行业的商誉规模最大,分别为1726亿元、1424亿元、1133亿元。同时,传媒、计算机和医药也是商誉占净资产比重较高的行业,占比分别为25.88%、18.80%和13.59%。
目前,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的上市公司中也不乏涉及广告传媒、游戏等业务的收购。除广博股份外,东方网络、浩丰科技等上市公司的文化传媒板块业务,受到市场环境和政策影响,经营业务面临一定风险,部分子公司因此可能形成商誉减值。掌趣科技、游久游戏和聚力文化等上市公司因前期收购的游戏业务,今年面临市场萎缩、竞争加剧以及行业监管政策,游戏业务未达预期,同样提示商誉减值的风险。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传媒行业公司大多为轻资产公司,收购对价与其净资产差额较大,以致有较多商誉计入。“2014~2015年间传媒行业迎来外延并购高峰,基于3~5年对赌期,从2017开始被收购标的对赌开始大规模到期,同时叠加影视、游戏等行业处于阶段性下行周期且大多数领域属于轻资产行业、对管理团队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在收购到期后被收购标的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医药、计算机行业的商誉规模仅次于传媒。天风证券认为,近年来,一方面医疗服务机构需要依靠收并购提升规模,实现全国范围来的连锁化经营,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转型至医疗服务领域,由此导致商誉的大规模形成。计算机行业的商誉则是伴随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出现,上市公司为了快速发展进而产生并购需求,并在高估值下形成商誉的快速积累。
不过,机构同时指出,部分优质上市公司虽拥有一定商誉值,但在业绩具有保证的前提下,发生减值的风险相对较小,对当期业绩不易产生较大影响。
何为商誉?
商誉是指在企业收购中,被收购企业凭借一定的品牌价值、技术优势、团队能力等条件,往往以超出账面价值的价格进行收购交易,其中超出的溢价部分即作为商誉计入合并报表。举例来说,A公司以1亿元收购B公司100%的股权,而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那么A公司收购B公司即会产生3000万元的商誉。由于商誉是指企业未来实现超额收益的预期,如果企业的评估价值不及被收购时的预期,那么便需要做商誉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