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新三板企业转A股热情高涨,新三板最会赚钱的公司也开始准备“撤离”。
11月2日,新三板“巨无霸”齐鲁银行连发6条公告,宣布正在进行转板前后的系列部署,正式奔赴A股IPO。如获成功,齐鲁银行有望成为第一家申请转A股的新三板银行。
为高效、顺利地完成A股上市,齐鲁银行拟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并由董事会根据实际情况转授权董事长在有关法律法规范围内全权决定及处理与本次发行上市相关事宜。此次授权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内有效。
随后,齐鲁银行董办向《投资者报》证实,本次IPO是齐鲁银行经审慎评估做出的战略决定,目前相关筹备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IPO筹备正进行
为什么选择在此时转板?截至11月7日,从新三板7家银行、1家农信社的经营数据来看,齐鲁银行作为唯一在列城商行,三季度15.38亿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仅远远领先新三板同业,且再度领跑新三板1014家披露数据的公司。
对此,业内认为,新三板流动性相对有限以及 IPO 审核速度的稳定为近年来新三板转A股IPO数量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动力。根据安信新三板诸海滨团队日前统计,2017年10月至今,本届“大发审委”(市场对“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合并”后的俗称)共审核250家首发公司,其中145家获得通过,通过率约为58%。
在这250家公司中,共有54家来自新三板,占比21.60%;上会的新三板企业中,拟登陆上交所主板的企业共26家,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的企业共7家,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企业共21家。共有28家新三板公司IPO通过,新三板公司整体通过率为51.85%。2016年至今,共有40家新三板转板企业已成功发行,平均转板收益率达4倍左右。而截至11月6日,今年以来,新三板过会的企业已达20家。
作为在新三板挂牌和成长的公司之一,齐鲁银行认为,眼下公司进军A股的条件已经成熟。“目前我行的公司治理水平、盈利能力、合规经营规范度等已符合筹备IPO相关要求;IPO审核政策稳定,发行进度有条不紊;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选择,并且新三板企业申请IPO已成常态。”齐鲁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齐鲁银行方面表示,新三板为齐鲁银行提供了融资交易、规范运作的平台,对齐鲁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挂牌新三板和在新三板的历练,齐鲁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更为规范;依托新三板灵活、便捷、多元化的融资制度,齐鲁银行补充资本85亿元,为稳健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本支撑,在资本市场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
“在通过新三板实现便捷融资的同时,公司主动融入新三板、服务新三板。作为既在新三板挂牌又与新三板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银行,公司创新推出了‘齐鲁三板+’品牌,为新三板客户群体量身定制集‘股、债、贷’三位一体的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2017年,在山东证监局的支持下,公司主发起设立了山东省非上市公众公司协会并当选会长单位,积极发挥在山东省内非上市公众公司中的模范引领作用。”上述负责人表示。
增速放缓转型待突破
不过,齐鲁银行能否最终顺利过会,在业内看来,挑战依旧不少。
2017年以来,IPO上会的新三板企业数量持续增长,除过会率逐年下降外,在银行调整与转型的大背景下,齐鲁银行同样面临着增速放缓、发展与转型并行的问题。